小孩嗓子疼,一哭闹就更厉害。有时候吃饭都张不开嘴,扁桃体红得像要滴血.家长急得团团转,药买了好几种,冲剂、糖浆 片儿,塞了一抽屉。可到底该吃啥?谁说得清呢?
医生开的药,一般有消炎的,也有退烧的。阿莫西林常见,但不是所有孩子都能用。青霉素过敏的,碰了就起疹子,脸肿,喘不上气。这时候就得换别的,比如头孢类......可头孢也不是人人都行,有人吃了肚子咕噜响,拉稀。药这东西,真不能乱来。
布洛芬混悬液,退烧快。三十九度上面,小脸通红,手脚却冰凉,就得喂这个。但胃不好的孩子,空腹喝容易反酸,吐奶。饭后半小时再给。对乙酰氨基酚也行,温和些,副作用小点,就是退得慢一点。
咽炎常常是病毒先捣乱,后面细菌才趁机进来。一开始可能不需要抗生素。可家长看孩子难受,总觉得“消炎药”上。其实滥用抗生素,以后真感染了反而不好治。肠道菌群也乱,孩子食欲差,脸色发黄。
含片?太小的孩子别用.三岁以下,吞咽控制不好,卡住危险.六七岁的,也要叮嘱别嚼碎,慢慢化掉。西瓜霜喷剂倒是方便,对着喉咙“哧”一下,清凉感立马上来。但一天喷五六次,孩子嫌烦,扭头躲.坚持两天还行,到第3天基本没人管了。
饮食也得配合。粥 面条、温牛奶,这些软乎的能吃.辣的、油炸的 烫的,统统不行。有一次见个家长给孩子煮火锅,说“他想吃”,结果半夜咳得坐起来,呼吸都费劲。这种事儿,心软不得。
还有种情况,孩子发烧三天了,药按时吃,体温下不去.家长慌了,换医院,换药,甚至把两种抗生素一起喂。这更危险。肝脏负担重,尿色变深,眼白发黄,可能是肝损伤信号。得赶紧停药,查肝功。
中药也有用的。蓝芩口服液,味道苦得孩子直咧嘴,得兑点蜂蜜。蒲地蓝消炎片,成人掰四分之一,勉强吃下去。中成药相对温和,但见效慢,得连着吃四五天.有些家长等不了,觉得“没效果”,又换西药,来回折腾,肠胃遭罪.
睡觉时打呼噜,张嘴呼吸,说明咽喉肿得厉害。晚上空气干,症状更明显。开加湿器有点帮助,但水要是不干净,雾里带霉菌,反倒刺激喉咙.定期清洗机器才行。
最怕的是并发症.中耳炎、肾炎、风湿热,听着离得远,其实一线之间。孩子突然膝盖疼,走路一瘸一拐,家长还以为摔了。其实是链球菌感染后的反应!这时候再回头查咽部,可能早就好了,可身体其他地方出问题了。
用药时间也有讲究。抗生素一般五到七天,哪怕第3天就不烧了,也得吃完。断得太早,细菌没杀干净,反弹更狠。可很多家庭,一看好转马上停药。剩的药下次留着,过期了也不扔。药效打折不说,成分可能分解,吃了伤身。
家里有两个孩子的,传染特别快.哥哥刚治好,妹妹又开始咳嗽。共用杯子 勺子,毛巾搭一块儿,病原体传得飞快。分开住几天最保险,可现实哪有那么容易。学校也不让请太久假,耽误课程。
还有些偏方,老人传下来的......盐水漱口可以,确实能冲掉部分分泌物。但让孩子仰头“啊——”半天,他不配合,最后演变成一场哭闹大战。金银花泡水,清热,但脾胃虚寒的孩子喝了拉肚子。土办法未必适合现**活节奏。
复查这事常被忽略。症状消失就以为好了,其实咽部黏膜还在恢复。医生建议一周后再看一眼,确认彻底康复.可工作忙,路远,慢慢就拖没了。等下次反复,炎症更深一层。
药物之间也有冲突.比如孩子在治哮喘,用着吸入剂,再吃某些抗生素,可能心跳加快。这种情况得提前跟医生说清楚,别漏了病史。
咽炎看着小,处理起来琐碎得很。药不是全能钥匙,开了就能开门。得观察,得调整,得耐心。孩子不会准确描述哪里不舒服,只能靠大人盯细节.眼神发蔫、喝水减少 尿量变少,这些都是加重信号。
别指望一两天痊愈。三天起效算快的。中途波动正常,今天好点,明儿又烧起来,别急着换方案。稳定用药,配合护理,多数都能过去。
药盒上写着“儿童用量遵医嘱”,可医生门诊人太多,几句话讲不完。家长自己得留心,别凭感觉加量。半袋和三分之一袋,差别不小。用那种带刻度的喂药器,别拿汤匙随便舀!
最后一点,情绪比药还重要。孩子病着,脾气躁,摔玩具,尖叫.大人越吼,他越紧张,免疫力越低.轻声哄着,摸摸头,分散注意力,看个动画片,反而好得快些.
药,是工具。用得好,事半功倍。用得糙,白遭罪......
了解了上面说的“小儿急性咽炎的吃药”,希望你每天都能吃得健康,少油少盐。平时多锻炼,身体才会更棒。还有啊,别总生气,气坏了身体,可不值得。
2025-10-22 14:4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