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毒得像烧红的铁板,晒得人头皮发烫!走在路上,脚底踩着柏油路,热气从鞋底往上钻。突然眼前一黑,耳朵嗡嗡响,像是有人在脑袋里敲锣。扶住墙,手心出汗,冷汗又冒出来,黏在背上,衣服贴着脊梁.这时候才明白——中了暑。
别硬撑。很多人觉得喝口水 坐会儿就好,其实不对。中暑不是累,是身体报警。体温失控,脑子都可能受影响。先躲阴凉地方,树底下、屋檐下,哪怕便利店门口也行。别再走,别说话,让身体歇下来。
拿湿毛巾敷脖子、手腕内侧 脚踝.这几个地方血管靠近皮肤,降温快。没有冰?用凉水就行。拧不干的毛巾好,一直保持湿润。要是有风扇,对着吹,但别直吹头,容易抽筋.
喝水,小口喝。猛灌不行,胃受不了。是淡盐水,家里没盐?矿泉水也行,加一丁点盐,手指捻一点进去,搅匀。糖水也行,但别太甜,不然更渴。千万别喝冰的,肠胃一激,可能吐!
有人中暑后想冲冷水澡,错了。温水擦身才对。全身一冷一热,血管猛地收缩,心脏扛不住。尤其是老年人,风险更大。慢慢降,稳着来。
要是恶心 头晕得厉害,躺下。腿抬高,垫个包或者卷起的衣服。这样血能回流到脑子,缓解昏沉感。旁边有人的话,帮忙扶一下,别摔着。
记得有次工地上的老李,中午搬砖回来,脸煞白,嘴唇发紫。工友以为他累了,让他坐着抽烟。结果十分钟不到,整个人歪倒在地上。送医院抢救,说是重度中暑,差点出事。后来听说他之前就有高血压,天热加上劳累,直接“炸”了.
有慢性病的人,天热更要小心。糖尿病 心脏病、高血压,这些病在高温下特别敏感。药照吃,但作息得改。别赶早高峰出门,避开十一点到三点这段最毒的日头。
饮食也得调.绿豆汤管用,煮得稀一点,不放糖.冬瓜汤也不错,清汤寡水的那种,加点姜片去湿.西瓜吃两块解渴,但别当饭吃,空腹吃太多容易拉肚子。
屋里闷?开窗,但得看风向!南风热,北风凉.白天拉窗帘,尤其是西晒那面,遮光布比薄纱强。晚上等外头凉了,再通风.电扇别对着人吹整夜,容易面瘫。
恢复期间别碰酒。酒精加重脱水,肝还得忙着解毒,顾不上散热。咖啡也少喝,利尿,尿多就更容易缺水。
奇怪的是,有些人中暑后第2天精神抖擞,觉得自己没事了.其实隐患还在。体内电解质乱了,肌肉酸痛、心跳不齐,可能过两天才发作。安静休息至少一天,别马上干活 打球、爬山。
小孩和老人最容易中招!孩子玩疯了不知道累,老人感觉迟钝,体温高了也不觉得。家里有孩子的,放学接回来别急着进空调房,先在阴凉处待几分钟,适应温差。老人别图省电不开风扇,一把蒲扇摇一夜也行。
还有种情况,叫“阴暑”。听着矛盾,其实是贪凉惹的祸。大汗淋漓时冲冷水 猛吹空调 吃冰镇西瓜,寒气逼进体内,反而发不了汗.症状是头疼、肚子胀 没胃口,看着像感冒。这时候喝点藿香正气水,虽然味道冲,但有效。要是嫌苦,煮点苏叶水,加点陈皮,也能解。
空调温度别调太低。26度左右就行。室内外温差太大,进出容易晕.穿衣服也要注意,棉麻透气,领口袖口宽松些。化纤料子贴身上,汗排不出去,闷着就容易中暑。
要是发现有人倒地 说胡话 抽搐,立刻打急救。这时候每一分钟都金贵。挪到阴凉处,解开衣服,物理降温等救援.别掐人中,没用。也别喂水,万一呛到肺里更麻烦.
中过一次暑,身体会变脆弱。接下来几天特别怕热,稍微动一动就心慌。这是提醒你——慢下来。夏天不是用来拼的,是熬的......像老辈人那样,午睡两小时,傍晚再出门溜达。
以前街边卖凉茶的老阿婆说:“热不死人,是人自己不懂躲......”话糙理不糙。太阳不会停,但你可以躲.躲不是怂,是聪明。
风扇吱呀转,窗外蝉叫得撕心裂肺。一杯凉白开放在桌上,水面微微晃。这时候什么都不做,就是好的消暑。
,说的这些“中暑之后如何消暑”内容,希望能对你有用。 愿你每天都过得开心轻松. 身体别出毛病。 作息要规律。 身体才会更棒。 健康小提醒:健康是种习惯,养成了,就不怕丢。
2025-10-22 08:2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