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真热。太阳像贴在头皮上,烤得人发晕。走在街上,柏油路软塌塌的,鞋底踩上去有点粘。树影子短得可怜,躲都没处躲.这时候,中暑可不是闹着玩的。头晕、恶心、浑身没劲,严重了能倒下,甚至进医院......
防中暑?先别想着多厉害的招儿。最简单的,喝水。不是口渴了才喝,是时不时就抿两口。白水就行,别等嘴干舌燥。有些人爱喝冰饮料,猛灌一通,其实不好。胃一下子冷了,身体更乱套.温的、常温的,慢慢来。出汗多的人,盐分也得补点。家里煮点绿豆汤,加点盐,比啥功能饮料都强。老一辈说的“淡盐水”,听着土,管用。
衣服怎么穿?别图漂亮穿深色紧身衣......浅色、宽松、透气的布料,比如棉麻。领口开一点,袖子宽一点,让风能钻进去。帽子要戴,但别戴那种不透气的厚帽子.草帽、布帽,遮阳又通风。太阳镜也戴上,眼睛晒久了也不舒服。
时间得挑。大中午十一点到三点,太阳最毒。能不出门就不出门。非要出门,尽量走阴面,树荫底下多待会儿!走路别急,慢点,喘匀了。别一上来就快走或跑步,身体一下扛不住。老人、小孩、慢性病的人,更要小心。他们体温调节差,容易出事.
屋里呢?不开空调不行,但别开太低。忽冷忽热,血管收缩扩张太快,容易出问题。风扇可以对着墙吹,搅动空气,别直吹脑袋.窗帘拉上,尤其是西晒的窗户。不然下午屋里跟蒸笼一样。有条件的话,弄点绿植,叶子蒸发水分,能稍微降点温.
饮食也有讲究。夏天胃口差,很多人光吃凉菜、喝冷饮。肠胃受不了。该吃的饭还得吃,清淡为主,少油少辣。黄瓜 苦瓜、冬瓜这些,清热解暑。西瓜好吃,但别一次吃太多,尤其脾胃虚的人。晚上别喝啤酒配烧烤,越吃越燥,睡不踏实。
突然觉得头晕 冒冷汗、心跳快,可能是中暑前兆。别硬撑。找个阴凉地坐下,解开扣子,扇风。喝点水,是含点盐的。用湿毛巾擦脖子、手腕 后颈,那里血管靠近皮肤,降温快。要是人已经迷糊了,喊不醒,马上让人帮忙,送医院。别拖,拖出大事。
还有些细节容易忽略。比如,车内温度。车子停在太阳下,半小时内能升到五十度上面。哪怕只离开几分钟,也别把孩子或老人留在车里。钥匙拔了也不行,闷着照样危险。下车前把车窗留条缝,或者用遮阳板盖住挡风玻璃,能降几度也是几度。
运动锻炼也得调整。晨练好,但别太早。四五点空气浊,湿度高,反而不舒服......六七点太阳刚起,空气清新,适合走走。傍晚也可以,但注意地面散热慢,还是热.选公园、河边,有树有水的地方.运动强度减一减,别追求量,出汗太多补不回来就麻烦。
有人觉得,我身体好,不怕热。这话别说得太早.中暑不分体质,有时候就是一瞬间的事!去年有个小伙子,打完篮球直接进空调房,结果第2天发烧住院。冷热交替太猛,身体应激反应跟不上。
再提一句药。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这些,家里可以备点。不舒服的时候含几粒,或者喝一小瓶,能缓解。但别当饮料喝,是药三分毒。特别是高血压、肝病的人,用之前看看说明,或者问问懂的人。别自己乱来!
,心态也得稳。天热,人容易烦躁。看什么都不顺眼,说话冲,这也会加重身体负担。心静自然凉,不是废话。听听轻音乐,喝杯凉茶,坐一会儿,别总想着赶时间。慢下来,对身体好。
写这么多,其实道理都不复杂。关键在做。别总觉得“没事”,等出事就晚了。热浪一阵一阵的,每年都有人栽在上面.提前准备,多留个心眼,比啥都强。
说到这儿,突然想起小时候,奶奶总在院子里放一大缸凉白开,里面泡点薄荷叶。谁回家,第1件事就是咕咚咕咚喝一碗。那味道,现在还记得。简单,却有效。现在的办法再多,也绕不开这些基本的东西——喝水、避阳、休息。别总想捷径,踏实点,才是真......
,选正规医院看病......想了解更多内容,可以先看看“防中暑有哪些”。祝你身体健康,心情愉快。别总坐着,多起来活动活动,身体会更轻松。健康小提示:健康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关键是要坚持。
2025-10-22 08: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