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感冒为什么会得中耳炎

    感冒了,耳朵堵住,嗡嗡响,像塞了团棉花!有时候还疼,一嚼东西就抽着痛,小孩哭闹不止,大人也睡不好觉。这其实是中耳炎来了。可感冒跟耳朵有啥关系?鼻子不通,嗓子疼,怎么耳朵也跟着遭殃?

    耳朵不光是外面那块软骨。里面还有通道,通到脑袋深处。中耳,就在鼓膜后头,一个小空腔。它通过一条细细的管子,叫咽鼓管,连到鼻腔后部。平时这管子开开关关,调节压力,让耳朵内外平衡。坐飞机时吞口口水,耳朵“啪”一下通了,就是它在工作。

    可人一感冒,鼻黏膜肿起来,分泌物变多,黏糊糊的鼻涕往下滑。咽鼓管的开口正好在那儿,被堵住了.管子闭上,中耳成了个密闭空间......里头的空气慢慢被吸收,形成负压。鼓膜往里凹,听着声音就闷了。这时候还没发炎,只是积液,医学上叫分泌性中耳炎。

    但问题才刚开始!鼻腔里的细菌 病毒,顺着咽鼓管逆行而上。尤其是小孩,他们的咽鼓管短 平 宽,不像大人斜着走,防御力差。病菌一进去,中耳成了温床。免疫系统开始打架,红、肿 热、痛全来了。这就是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耳朵胀,跳着疼,可能发烧,小宝宝抓耳朵,夜里哭得厉害。

    有人觉得,感冒几天就好了,耳朵问题也会自己消。可真不一定。要是咽鼓管一直不通,积液排不出去,炎症反复,可能转成慢性。鼓膜穿孔也不是稀奇事.流黄水 流脓,耳朵嗡嗡响变成轰鸣,听力下降,说话要喊。有些人成年后耳背,追溯起来,小时候反复中耳炎没治好,鼓膜粘连 钙化,传音结构坏了。

    还有种情况,擤鼻涕太猛。两边鼻孔一起捏住使劲擤,鼻腔压力陡增,带着带菌的分泌物直接冲进咽鼓管!本来能挡一挡,这一下全灌进去了.民间说“耳朵擤破了”,其实不是破,是感染引过去的。

    成年人也有风险。熬夜 疲劳、免疫力低,感冒拖着不愈,中耳照样遭殃.办公室空调房待久了,空气干,黏膜功能弱,咽鼓管开合不灵。加上有点鼻炎底子,一着凉,中耳炎就来了。

    治疗上,轻的用点鼻减充血剂,比如麻黄素类滴鼻液,让鼻腔通开,咽鼓管恢复通畅.配合抗组胺药或祛痰药,减少分泌物。耳朵闷,可以做做吞咽动作,嚼口香糖,打哈欠,帮助打开咽鼓管。医生有时会教“捏鼻鼓气”,轻轻捏住鼻子闭口吹气,把气送到耳朵里.但化脓期不能做,会把脓推进更深的地方。

    重的就得吃抗生素。阿莫西林常用,要是过敏,换别的。耳朵剧痛,可能得穿刺抽液,甚至鼓膜切开,放个小管引流。听着吓人,其实局部麻醉,几分钟完事。主要是为了保听力,防并发症.

    最怕的是不管。耳朵反复发炎,影响听觉发育.小孩正学说话,听不清,语言能力受影响。有的家长以为孩子调皮、注意力不集中,其实是耳朵出问题了......等发现时,听力已经受损。

    预防还是靠治感冒。别硬扛,及时休息,多喝水。鼻塞别乱擤,要擤也得一个鼻孔一个来,轻轻的.小孩感冒,注意观察有没有揉耳朵、摇头、对呼唤反应迟钝......家里空气别太干,加湿,通风。有过敏性鼻炎的,控制好原发病,等于给耳朵上了道保险。

    奇怪的是,有些人感冒从不耳鸣耳痛,有些人隔三差五就中招。体质差异吧.扁桃体老发炎的,腺样体肥大的,鼻中隔偏曲的,都容易波及耳朵。身体是个整体,一处不通,牵连一片。

    说到这儿,突然想起去年冬天,邻居家孩子高烧,耳朵流脓,送医院打了几天点滴。妈说早几天就听他哼哼,以为是普通感冒,没想到耳朵坏了。医生说再晚点,可能影响听力。现在好了,但每年春秋还得复查,怕复发。

    啊,感冒不是小事.鼻子堵 喉咙痛,可能是开始.耳朵闷、耳鸣、耳痛,得警惕。别总想着“扛一扛就好”。身体发出信号,得接住。尤其是孩子,不会说清楚,全靠大人留心。

    中耳炎,听着像是耳朵的事,根子常在鼻子。治标要清耳,治本得通鼻。两者兼顾,才能断根......不然反反复复,耳朵受罪,人也折腾。

    有时候,病来如山倒,其实早有征兆。一次感冒,两三天鼻塞没好,耳朵开始不对劲——这时候干预,往往能拦住发展。拖到剧痛、发烧,治疗就复杂了。

    感冒和中耳炎,看似八竿子打不着,实则一条通道相连。小小的咽鼓管,成了疾病的桥梁。保护好它,比啥都强!

    ,希望每位朋友都重视自己的健康。平时可以多看看关于“感冒为什么会得中耳炎”的内容,了解相关知识.天气好的时候,记得出门走走,晒晒太阳,呼吸下新鲜空气,身体会更精神。健康小提示:平时多吃点豆制品,补充蛋白质,帮助增强体质。

    2025-10-21 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