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宫颈糜烂射频手术

    宫颈糜烂,这词儿听着吓人,其实很多年没这么叫了。医生现在更愿意说“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听着专业,但老百姓还是习惯老说法。射频手术,就是用高频电流把那块看起来红红的 像是破皮的地方给“烫”掉一层。不疼?也不全是。打麻药,针扎进去那一秒,像被蚂蚁咬了一下,然后就没什么感觉了。躺在那儿,腿分开,头往上看天花板,心里数着瓷砖缝——一 二 三……脑子里乱七八糟地想,昨天吃的火锅辣不辣,孩子作业写完没。

    做完出来,护士递了张纸,上面写着“术后注意事项”。字小,密密麻麻,也没仔细看.只记得她说:别碰水,别同房,别提重东西。一个月。一个月啊,谁记得住那么多?第3天就觉得没事了,洗个澡,热水冲下去,突然有点血丝,吓得赶紧擦干,躺回床上.心想,完了,是不是搞坏了?

    恢复期最烦的是分泌物。一开始是黄的,黏糊糊的,像鼻涕,内裤天天换。后来变成褐色,结成一小块一小块,脱衣服时发现床单上有点点......不敢问别人,觉得羞!网上搜,有人说正常,有人说要复查!可医院那么远,排队两小时,就为听一句“没事”?算了,忍着吧......

    射频的好处是创面小,比激光 微波那些听起来凶的玩意儿温和些。但它也不是一劳永逸。宫颈那地方,本来就会变.激素一波动,月经一乱,它又可能“糜烂”回来。不是病复发,是生理现象又出现了。可患者哪管这些,一看检查单写“宫颈充血”,立马慌了,以为癌了......

    有次复查,医生拿着镜子照了照,“长得挺好,结痂快掉了。”语气平淡,像在说天气!我却松了口气,好像考完试等分数,终于听到了“及格”。可转头又想,这算啥事啊,不就是一块肉嘛,至于这么紧张?可身体的事,哪能光靠理智压住。

    手术费花了两千出头.自费。医保报不了多少,说是“非必要治疗”。这话听着刺耳.明明白带多得一天换三条裤子,异味重到自己都嫌弃,怎么就不必要了?可人家讲政策,你没法辩。只能认栽.

    身边朋友听说做了这个,有的说:“我也想去弄一下。”有的摇头:“千万别做,越做越薄,以后生孩子有风险。”听得一头雾水。到底听谁的?医生说可以做,专家说没必要,自媒体说害人不浅。信息太多,反而更迷糊.

    其实很多人来做,不是因为症状多严重,而是体检报告上那个“中度糜烂”四个字太吓人。谁不怕癌?宫颈癌前病变确实从这里查起,可绝大多数“糜烂”跟癌一点关系没有。但你能怪人家担心吗?不能。一张纸,几个字,就能让人睡不着觉。

    术后两周去上班,坐久了腰酸。不知道是心理作用还是真没好利索。开会时领导讲话,我在底下偷偷摸椅子,怕蹭到伤口。同事聊周末去爬山,我说“最近运动少”,笑一笑就过去了。没人知道你刚做过个小手术,也没人真在乎。

    一个月后复查,医生说恢复得不错。我问还能不能要二胎,她抬头看了我一眼,“当然能,宫颈又没切掉。”语气里有点无奈,好像在说:你们怎么总把这事想得那么严重?

    回家路上,路过一家童装店,橱窗里摆着小裙子.突然想到,要是真有问题,影响生育怎么办?念头一闪而过,立刻掐掉。不能再想了,再想又要睡不着。

    这手术,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流血不多,时间不长,但恢复过程像在熬。每天观察自己,像养一盆植物,生怕晒多了,又怕水浇少了。身体成了监控对象,一举一动都带着警惕。

    可生活还得继续。孩子要接,饭要做,工作不能耽误!没人因为你做了个宫颈手术就给你放假。世界不会为你暂停,哪怕你正经历一点点疼痛和不安。

    有时候想想,现代人太容易焦虑了.一个体检异常,就能让人跑遍医院。技术越来越先进,可我们对身体的信任却越来越少。以前女人生孩子都在家,哪有这么多检查?现在呢,连宫颈颜色变了都要干预。

    射频做完三个月,白带真的少了.裤子干净了,洗澡也不再闻见怪味。这点变化,实实在在。值不值?说不清。花了几千块,受了一个月罪,换来的是清爽感.也许这就是意义。

    街上有人发传单,妇科医院的,写着“无痛微创,当天手术当天走”。笑了笑,没接.那种地方,不去也罢。有些事,宁可慢点,找熟人介绍的医生,至少说话实在!

    最后一条短信提醒:下次月经干净后三天再来做TCT。收起手机,放进包里。生活还在继续,问题一个接一个,解决不了全部,至少先把眼前的扛过去。

    刚才聊了文章“宫颈糜烂射频手术”里的问答。   希望你每天都能做点家务,或者动一动。   别老躺着。   动起来,气血才通,身体也轻松......   小提醒:少低头玩手机.   脖子会受不了。

    2025-10-20 11:4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