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本来该吃霍乱疫苗的.忘了。今天早上才想起来,药还在桌上,原封不动。心里咯噔一下,像踩空一级台阶.
也不是多大事吧。可就是慌。总觉得哪里不对。肠子打结那种感觉。不是生理上的,是心理的。好像错过了什么关键节点,接下来全盘要乱。
查过说明说,差一天……应该没事。但谁说得准呢?说明书上写“每日定时服用”,没写“若漏服一日该如何”。这种模糊地带最折磨人。像走路时鞋里进了小石子,不疼,但每一步都提醒你它的存在。
我这个人,向来对规则有种病态执着。按时吃饭,按时睡觉,闹钟设三个。偏偏在这种事上掉链子.讽刺。更讽刺的是,这疫苗本来就是为了预防混乱——肠道的 卫生的 旅途中的意外。结果自己先乱了阵脚。
吃还是不吃?吃了,怕双重剂量出问题。不吃,又怕保护力断档。网上有人说“补上就行”,有人讲“干脆重头开始”。七嘴八舌。听得越多,越没主意。
最后还是吃了。理由挺荒唐:反正都迟了,再不吃,等于白买。钱不能白花啊。这算不算一种沉没成本谬误?可能吧.但人做决定的时候,哪次真靠逻辑?
吞下去的时候,胶囊卡在喉咙口,顿了一下。凉的。有点恶心。不知道是因为药,还是因为自责。
其实这疫苗也不是非吃不可。去的地方不算高危。只是图个安心。结果现在更不安了。讽刺循环升级。
朋友听说后说:“你这也太较真了.”我说:“我不较真,我能忘?”她笑:“那就当它准时吃的呗,心理安慰。”
可我心里清楚,时间这东西,一旦偏移,就回不去了。哪怕只差二十四小时.就像手表快了一分钟,看着还是别扭。
有天坐火车,邻座大叔带小孩,孩子一直问:“爸爸,我们到没到?”大叔答:“快了。”过了十分钟又问。还是“快了”。后来我听见他小声嘀咕:“表慢了五分钟,可我不想调。”
当时觉得奇怪.现在懂了。有些人宁愿活在延迟里,也不愿承认自己错过了准点。
我也在延迟......疫苗晚了一天,保护期是不是也整体后推一天?没人告诉我。医学书不会写这种边角问题。医生也不会问。他们关心的是“有没有完成疗程”,而不是“某一天有没有准时”......
可我在意。莫名其妙地在意。
前两天刷手机,看到个新闻:某地暴雨后发防疫通知,强调“立即口服疫苗,不得延误”......配图是个穿防护服的人递药片给老人。画面很正式。我当时还心想,“立即”有多立即?三小时内?六小时?还是像我这样,拖一天也算“及时”?
现实总是毛边的。规则是光滑的.我们夹在中间,被磨得发痒。
还有件事.吃第2粒的时候,手抖了一下,药掉进沙发缝。找了十分钟。拿出来时沾了灰。擦了擦,还是吃了。心里默念:病毒都杀得死,这点灰尘算啥。
荒诞吗?挺荒诞.但生活不常这样么?一边讲究无菌操作,一边把掉地上的饼干捡起来吹吹继续吃。
说到饼干。小时候我妈总说:“地上三秒内捡起来能吃。” 我信了十几年。直到学微生物才知道,细菌哪管你几秒。可那套理论早成了习惯。就像我现在,明知晚一天影响不大,却还是焦虑。
或许人需要的不是肯定安全,而是一种仪式感。按时吃药,是向自己证明:我在掌控.
现在每天盯着日历划勾.红笔。一笔一划。像小学生交作业。生怕再漏。
上次打流感针,护士问我:“紧张吗?”我说:“还好!”其实心跳快得不行。不是怕针,是怕打完没用。怕白挨一针,还花五百块.
医疗这事,太依赖信任!信药,信医生,信自己没搞砸。一旦哪个环节松动,整个链条就晃。
前几天做梦,梦见自己在沙漠里走。水壶空了。突然想起背包里有疫苗药片。拿出来含着,指望它解渴。荒唐透顶。醒来嘴里发苦。
可能是药的副作用。也可能只是焦虑的味道。
说到底,晚吃一天,大概率没事。身体没抗议,也没发烧腹泻。一切如常。可脑子里那个小人在敲锣:“你违规了!你违规了!”
它不听解释。它只要标准答案。
我也想告诉自己:放松点,人都会犯错。可另一个声音说:万一这次错的就是关键一步呢?
没有答案.只能等。看接下来几天有没有异样。拉肚子?发烧?还是安然无恙?
有时候觉得,现代人活得真累.以前出门喝生水都不带怕的。现在连一片药晚吃几个小时,都能脑补出十种灾难结局。
科技进步了,神经却更脆弱了。
算了。明天还得吃第3粒。希望到时候别又忘。要是又忘呢?重头开始?还是继续将错就错?
不想了。想多了头疼。饭吃完再说。菜快凉了.
上面这文章,给你讲清楚了“霍乱疫苗晚吃了一天”的事。 每天吃好点。 睡踏实点. 精神自然就足。 别忘了坚持锻炼. 身体才会越来越壮实。 顺便提醒一句:定期体检很重要。 有毛病早点发现,早点处理。
2025-10-20 07:5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