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咙突然就哑了,那会儿是周三晚上。吃着火锅,辣得额头冒汗,朋友说“你这嗓子咋像砂纸磨铁?”没当回事。第2天醒来,话都说不连贯,清嗓子时总觉得有东西卡着,咳又咳不出,咽也咽不下。痰是黄的,黏在喉咙深处,像胶水粘住了一小块棉花。
去了趟社区诊所。医生拿压舌板一照,“急性咽炎,有点肿。”开了点药,其中一种是祛痰的,说是能把黏住的那些东西松开。头两天吃完药,痰确实少了。但奇怪的是,痰没了,咳嗽反而更勤了。干咳,一阵一阵的,尤其晚上躺下,喉咙像被火燎过,咳得胸口发闷......
白天还好,坐办公室还能忍.一到半夜,咳醒三四次。喝水?喝完两小时又开始痒.含片?刚开始有用,后来跟糖差不多。试过蜂蜜水,温的喝下去舒服几秒,接着还是干.空气好像也变得粗糙了,呼吸都像吸进细沙。
有天中午,在楼道抽烟的朋友递给我一支,摆手拒绝。他笑:“你这不是咽炎,是肺要造反。”其实我也知道,不是肺的问题,是喉咙那条线,从脖子一直牵到气管口,绷得太紧。咳的时候,感觉不是肌肉动,而是神经在抽。
祛痰药停了快一周,痰彻底没了.可这干咳像扎根了。有时候一句话没说完,突然来一下,声音直接劈叉。同事说“你这不像病,像被什么附体了。”我苦笑。哪有什么附体,就是身体自己搞不清楚状况——敌人(痰)已经被赶跑了,它还在打仗。
查了些资料,不是感染了,也不是过敏。可能就是黏膜受损后的应激反应.炎症退了,但神经末梢还敏感着,稍微一点刺激,比如冷风 说话多 甚至深呼吸,都触发咳嗽反射。像警报系统坏了,贼走了,警铃还响个不停.
试过蒸梨,加川贝。味道怪,像中药炖甜品。吃了一周,变化不大。倒是有一晚下了雨,空气湿,睡得踏实些.才明白,干燥真是帮凶。办公室空调开整天,空气干得像沙漠边缘。喉咙表面那层保护膜,根本来不及修复。
后来换了个加湿器,塑料壳的那种,几十块钱。放在桌角,出雾不大,但至少让局部空气不那么刺.配合着每天喝够水,不是一次灌五百毫升,而是小口 频繁地润。发现这样比猛喝水有效。喉咙像是被持续滴灌的小植物,慢慢不再焦渴.
说话也少了。能打字就不开口,微信语音基本禁用。开会轮到我发言,提前写好要点,尽量简短.声带少动,喉咙负担就轻。有次讲了十分钟,当天晚上咳得厉害,像还债。
两周后,干咳频率降了。不是突然好,是某天早上醒来,发现整夜没咳。那种感觉,像阴天突然透出光。接着几天,咳得越来越少!现在偶尔还会清嗓子,但已经不怕晚上睡不着了。
过程中也走过弯路。一开始以为是支气管有问题,跑去拍了胸片,白花花一张图,医生说“肺干净得很”.浪费钱不说,还吓自己一跳。还有人推荐止咳糖浆,喝了两天,痰又有点回潮,赶紧停了。祛痰阶段该排的要排,现在干咳不需要再压,越压越乱!
最烦的是别人总问:“还没好啊?”说得好像感冒三天痊愈。其实身体修复有自己的节奏。就像墙上的裂缝,水泥填进去,还得等它慢慢干固。急不得。
现在回想,火锅可能是导火索。辣+热+大声说话,三重攻击。加上那阵子熬夜改方案,免疫力往下掉。炎症一来,喉咙首当其冲。祛痰只是第1步,后面的修复才是硬仗。
也不全是坏事......这次之后,学会了听身体的声音.喉咙一紧,立刻闭嘴喝水。烟酒自动远离,不是因为决心大,是身体本能抗拒。以前觉得“养生”是中年人的事,现在明白,是疼出来的自觉。
最近一次和朋友吃饭,点了清淡的汤面。他说“你变规矩了。”我说“不是规矩,是怕再吵醒那个咳鬼。”他笑翻。其实心里清楚,有些病不会彻底消失,它留下痕迹,提醒你别忘了疼过。
喉咙现在摸起来,还是比左边微微肿一点。照镜子张嘴,咽部颜色也没完全恢复正常。但已经不影响生活.偶尔傍晚感觉有点痒,含一片薄荷糖,几分钟就过去.
没再去医院复查。不是不在乎,是知道它在好转。身体的事,有时候不需要数据证明!你能睡整觉,能正常说话,能吃辣但知道收住——这些就是信号。
话说回来,祛痰只是拆了炸弹,真正难的是重建。黏膜修复看不见,但每一天都在发生.像春天的树,外表还枯着,内里已有汁液流动。
咳到,竟有点感谢它。不是感谢病,是感谢这场折腾让我慢下来。以前总赶时间,现在愿意等。等一口痰化开,等一声咳过去,等喉咙自己学会平静。
讲完啦,其实对付疾病,关键还是平时多注意预防!多学点健康小常识,对自己有好处。希望你每天都气色好,走路轻快,心情愉快。早睡早起,坚持锻炼,身体自然会更健康。夏天别贪凉,要特别注意保养哦!
2025-10-20 07:2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