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那地方,春天一到,柳絮飘得跟雪似的。人走在街上,鼻子痒,眼睛也痒,打喷嚏打得停不下来。药店门口总堆着一堆抗过敏的药,盒子五颜六色,价格贴纸歪歪扭扭,有的还拿胶带粘着。你问多少钱?没人说得准。今天这个便宜,明天那个打折,后天又说进货价涨了.
有家店在长春工农大路那边,玻璃柜里摆着几盒氯雷他定,白底红字,写着“抗敏”两个大字。标价28,但老太太进去一问,实际收25。她说上个月才19块,怎么又贵了?店员笑笑没说话,低头扫码。旁边还有瓶滴眼液,小塑料瓶,捏一下出一滴,缓解眼睛痒的。36块,说是进口的,成分不一样.其实是不是进口,谁也说不清,瓶子上的字一半是英文,一半看不清!
通化那边有个小诊所,门脸不大,挂着布帘子。他们卖一种褐色小药丸,装在棕色玻璃瓶里,没外包装。五块钱一瓶,三十粒。说是老方子,吃了管用。有人信,有人不信。隔壁大妈吃了三天,说鼻子不堵了,但胃有点不舒服!她孩子上网查了下成分,发现里面有扑尔敏,典型的镇静类抗组胺药,吃完犯困。这玩意儿便宜是便宜,就是开车前不敢吃。
延边的市集上,赶早的人多。一个摊主推着三轮车,上面盖着蓝布,掀开全是各种药盒。抗过敏的摆在最外侧,方便拿。有盒写着“鼻舒清”的,看着像保健品,实则里面也是西药成分.二十块一盒,买两盒送一包薄荷糖!他说这是厂家促销,自己也不赚多少。可旁边人嘀咕,这名字药店根本没见过,怕是贴牌货。谁知道呢,反正吃了不流鼻涕就行。
药店连锁的架子上,东西整齐多了。一类是明确写适应症的,比如过敏性鼻炎 荨麻疹。另一类模模糊糊,写“改善体质” “缓解不适”.价格差得离谱。同样一片药,品牌A卖32,品牌B卖18。仔细看说明书,有效成分一样,剂量也差不多。区别在哪?有人说包装好看,有人说国产进口——可产地都写的是吉林本地制药厂。
儿童用药更让人头疼。小孩一过敏,脸上起红点,家长急得不行。药店推荐一种粉色颗粒冲剂,说温和,不伤肝。一盒45,一疗程得三盒。妈妈们凑在一起聊天,才发现某超市旁边的药房只要38,还送体温计。但也有反的,市中心贵,郊区反而贵,因为进货渠道乱七八糟。有时候司机拉错了货,一批药便宜甩卖,过期前三个月,抢得比菜还快。
医院开的药通常便宜些。医生写个处方,去楼下药房取,氯雷他定片十几块搞定。但你不挂号见不了医生,挂号费加检查费,最后算下来还不如直接买。除非有医保卡,刷一下个人账户,感觉上不心疼!可有些人卡里没钱,只能现金付,一看到数字就犹豫。
网上买?快递慢,还怕假货.之前有人买了号称德国产的喷雾,结果味道不对劲,喷完鼻腔火辣辣的。退不了,商家说拆封不退。实体店至少能当面吵一架,要个说法。可现在好多店都不开发票,你说退货,人家说“你自己弄丢了”。
还有那种膏药贴,说是贴肚脐抗过敏,一盒六个,49。老年人买得多,觉得外用比吃药安全.其实没啥科学依据,但用了觉得心理踏实。可能安慰剂效应吧,反正不疼不痒。
价格浮动大,监管也松一阵紧一阵。冬天没人过敏,药就积在仓库里,临近过期就降价......到了四五月份,突然断货,临时调货加价卖......去年榆树市一家药店被举报哄抬物价,一盒药从20涨到35,最后罚了五千,关了半个月。可过了俩月又开了,换了个名字,照样卖。
说到底,抗过敏产品不是救命药,也没人盯着价格。厂家换包装,改名字,换个批号,就能重新定价。消费者搞不清区别,只记得上次买的多少钱。记忆还不准确,总觉得以前便宜。其实可能记错了。
你在吉林想买这类东西,别光看标价。多走两家店,问问熟人,认识个懂行的亲戚。实在不行,翻翻盒子背面的批准文号,查查是不是正规生产的。别图便宜买到三无产品,吃坏了身子更划不来.
对了,有些药需要冷藏。夏天放在柜台边,太阳晒着,药效可能打折......但这事没人提,店员也不会主动说......你要是看见药盒有点软,或者说明书发黄,多半是存放不当!可你能怎么办?退?人家说不影响使用。
价格这事,水挺深。
多了解“吉林抗过敏产品价格表”的内容,保护身体健康。心情好,身体才会棒!别为小事烦恼,换个角度看生活,少抱怨,更快乐。
2025-10-17 12: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