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急性咽炎呼吸道

    喉咙疼得像吞了刀片,说话都费劲。咽炎,急性发作的那几天,真是生不如死。早上起来第1口痰卡在嗓子眼,咳不出来,咽不下去,干呕两声,镜子一照,扁桃体红得发紫,肿得快把喉咙堵住。呼吸有点费劲,吸气的时候总觉得有股火往上冲。

    空气干燥,空调开得太猛。办公室里一整天没人开窗,十几个人呼出的浊气混在一起,细菌病毒满天飞。前两天同事老张就开始咳嗽,没戴口罩,喷嚏打得到处都是.第3天我就中招了......先是鼻子不通,晚上睡觉只能用嘴呼吸,第2天早上嗓子直接报废......

    喝水,拼命喝。温水 蜂蜜水 淡盐水轮着来。有人说柠檬水好,加点姜片煮一煮,试了,太酸,刺激得更疼.干脆只喝白开水,小口小口润,不敢大口吞。吃饭?别提了!馒头掰成米粒大,就着汤一点点送,咽一口皱一下眉。辣的一点不能碰,油大的也不行,连葱花闻着都觉得呛.

    药房买了含片,薄荷味的,刚含进去那一秒挺爽,凉飕飕的。五分钟后,感觉更干了,黏膜像被砂纸磨过。换成清热解毒的冲剂,黄连上清片 板蓝根,一股脑往肚子里灌.不知道是心理作用还是真有用,反正吃总比不吃强。医生开了阿莫西林,说是预防细菌感染加重。抗生素不能乱吃,但这次实在扛不住,耳朵根也开始隐隐作痛,怕炎症往上走!

    睡觉最难熬。平躺时鼻涕倒流,喉咙黏糊糊的,半夜醒来三四次,咳得胸口疼。枕头垫高一点,稍微好点。开加湿器,水雾弥漫,房间像蒸笼.第2天床头一圈全是水渍。

    其实很多人不在乎急性咽炎,觉得就是“上火”,多喝水几天就好了。可真犯起来,影响说话、吃饭、呼吸,整个人蔫儿了。学生上课不敢发言,老师讲课讲一半卡住,说不出话。上班族请假,领导皱眉,心里压力更大。孩子哭闹,家长急,小孩不会表达,只知道喊“疼”,抱着大人脖子不肯松手。

    家里老人常说:“少穿点衣服才生病。”未必。我那天穿得不少,毛衣外套全裹着,照样中招。关键是免疫力下降的时候,病毒一碰就倒。连续加班,熬夜改方案,咖啡当水喝,身体早就亮红灯.等反应过来,已经晚了。

    也有人迷信偏方。大蒜捣碎敷脚心,说能引火下行。试过一次,脚臭得自己都受不了,喉咙还是疼。醋熏房间,一进门眼泪直流,全家抗议,最后不了了之。最离谱的是有人说喝白酒杀菌,结果喝完第2天喉咙烧得更厉害,差点引发胃痛.

    医院耳鼻喉科人挤人。排队两小时,看病五分钟。医生拿压舌板一压,“红肿,滤泡增生,急性咽炎”。开点药,叮嘱别吸烟、少说话 多休息。说得容易。谁不想休息?问题是活儿不等人。病假条难开,单位讲究出勤率。

    咽炎和呼吸道分不开.它不是孤立的......感冒常从咽部开始,然后往下走,支气管、肺部......有些人一开始只是嗓子痒,几日后咳嗽加深,痰变黄绿,说明感染在蔓延.这时候再拖,可能转成慢性,反反复复,冬天一到就犯,成了老毛病.

    空气污染也有份。北方秋冬雾霾重,PM2.5数值爆表。出门戴口罩,回来鼻孔黑乎乎的.这些颗粒物刺激呼吸道,黏膜防御力下降,病毒趁虚而入。南方潮湿,霉菌多,空调管道几年不洗,吹出来的风带着霉味,一吸就过敏。

    喝水确实管用。不是治病,是缓解!保持咽喉湿润,纤毛运动正常,才能把病原体排出去.总口干的人,黏膜容易裂,细菌钻进去更快。医生总说“多喝水”,听着像废话,其实是基础。

    说话太多也是诱因。主持人、老师、客服,这类职业高发。一天讲七八个小时,声带疲劳,咽喉充血。再加上环境嘈杂,不得不提高音量,等于双重伤害。有时候不是感染,是过度使用的炎症。

    恢复期也得小心。症状轻了,以为好了,立刻吃烧烤 喝冰啤酒,结果当晚复发。炎症消退需要时间,黏膜修复慢。哪怕不疼了,也要清淡饮食一周上面。否则前功尽弃。

    还有人混淆咽炎和扁桃体炎。其实有关联,但不完全一样......咽炎范围广,包括咽后壁、侧索 软腭;扁桃体只是其中一部分。有些人切了扁桃体,照样得咽炎。说明问题不在局部,而在整体抵抗力和环境刺激!

    急性咽炎不是大事,可真摊上,够折腾。别硬扛,也别乱治。该休息就休息,该吃药吃药.最怕的是,一边吃着消炎药,一边熬夜喝酒,等于左手补右边漏。身体不是机器,修不好会报废!

    喉咙现在好多了。说话还能感觉到一丝滞涩,像沙子没冲干净.但至少能一口气说完一段话,不用中途停顿喘气。吃饭敢嚼米饭了,面条也能吸溜。生活慢慢回正轨。

    只是希望下次别这么狠。

    上面说的就是“急性咽炎呼吸道”的全部内容。愿你每天都能睡个好觉,不失眠,也不做噩梦。睡前泡泡脚,能帮你放松身心。健康小贴士:记得常开窗,通通风,空气好了,身体也更舒服。

    2025-10-11 09: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