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走进中医哪一章写霍乱

    霍乱这病,听起来挺吓人,其实它就是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中医里有没有讲这个?有,但不叫霍乱!在《走进中医》这本书里,大概是在讲湿热病 疫病那一章,或者可能是讲脾胃病的章节里提到过类似症状。不过具体哪一章,我手头没书,得翻着找。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中医对这种突然呕吐腹泻、上吐下泻的病症,早就有描述,只不过名字不一样,比如“霍乱转筋”“吐泻风”之类的.

    中医说霍乱,不是说那种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传染病,而是泛指一种症状,就是突然之间吐泻交作,身体迅速脱水,严重的话会休克甚至死亡......古代没有细菌学,中医对病因的理解更多是从外感六淫、饮食不洁、湿热内蕴这些角度去分析.

    比如说,夏天吃坏了肚子,或者喝了不干净的水,就容易闹肚子.如果症状特别猛,吐得厉害 泻得也厉害,手脚发凉、抽筋,古人就会说这是“寒热错杂”“湿热下注”“脾胃升降失调”.治疗上,中医会用一些清热解毒、化湿止泻、调和脾胃的方子,比如藿香正气散、葛根黄芩黄连汤之类的。这些方子现在还在用,效果也不错,尤其是对一些轻症或者辅助治疗。

    藿香正气水,这个名字你肯定听过,就是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的,说白了就是感冒加肠胃不适!它里面的成分,比如藿香、白术 茯苓、厚朴这些,都是健脾化湿、理气和中的药。如果是因为湿热引起的腹泻呕吐,藿香正气确实能缓解症状!不过要是真得了现代医学意义上的霍乱,那就得赶紧送医院,补液、抗生素这些不能耽误,中医只能作为辅助手段。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霍乱在中医里也分不同类型。比如有的是湿热型,舌苔黄腻、口苦、小便短赤,那就得用葛根芩连汤,清热燥湿;有的是寒湿型,舌苔白腻、怕冷 腹痛明显,那就用藿香正气散加减.还有的是虚实夹杂,比如病人本身脾胃虚弱,又吃了不干净的东西,那治疗上就得一边清湿热,一边健脾胃.

    不过中医也有局限性。古代没有补液,也没有现代的检测手段,对病情的判断更多靠望闻问切,治疗也靠经验。有些严重的霍乱病人,中医可能救不过来。但也不能说中医就完全没用,毕竟在没有现代医学之前,古人也是靠这些方法活下来的.

    现在我们对霍乱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治疗手段,主要是补液和抗生素!但中医在调理、缓解症状、恢复脾胃功能方面,还是有它的优势.比如霍乱过后,病人可能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这时候用点香砂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之类的,能帮助恢复。

    中医和现代医学不是对立的,而是互补的。中医讲整体,讲调理,讲防病于未然;现代医学讲精准、讲快速治疗、讲病因病理.两者结合,才能更好地应对像霍乱这样的疾病。

    不过话说回来,霍乱这病现在其实不多见了,尤其是在卫生条件比较好的地方......但像一些贫困地区、战乱地区,或者自然灾害之后,水源被污染,还是容易爆发霍乱!这个时候,除了西医的治疗,中医也可以参与进来,帮助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走进中医》这本书里关于霍乱的内容,应该不会单独成章,而是穿插在湿热病 疫病、脾胃病这些章节里。如果你感兴趣,可以翻翻讲湿热泄泻、呕吐那一部分,或者看看讲藿香正气、葛根芩连汤的地方。中医对这类病症的描述和治疗经验,其实挺丰富的,只是用词不一样,概念也不完全对应现代医学。

    ,如果你真想了解中医对霍乱的看法,别光看现代病名,还得理解中医的术语体系.比如“湿热”“疫毒”“脾胃失调”这些词,都是中医里常见的病因病机。把这些搞清楚了,再看中医书,就容易明白多了。

    这就是今天分享的“走进中医哪一章写霍乱”。愿你每天开心一笑,心情好了,身体也会更健康。笑口常开,好运自然来。小提醒:有情绪别压在心里,说出来,才能放下。

    2025-09-26 22:5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