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耳朵,老毛病了。从小就这样。小时候在水塘边玩,一个猛子扎下去,耳朵进水,没当回事。后来就开始嗡嗡响,像有只蚊子在里面转圈.医生说是中耳炎,拖久了,就成了“陈旧性”。这个词听着就让人发闷,像是柜子底下翻出来的旧棉鞋,气味难闻,还舍不得扔。
左耳听力差。不是全聋,但总像是隔着层布听人说话。开会的时候,右边坐的人声音清楚,左边一开口,就得侧头,扭得脖子疼。打电话更麻烦,手机非得换到右耳,不然对方讲什么全靠猜。有时候干脆装听不见,点头微笑,心里其实一片空白。
流脓.不定时。早上起来,枕头上有黄褐色印子。纸巾一擦,黏糊糊的,带点腥味。不疼,也不痒,就是烦。洗头得格外小心,歪着头,耳朵塞棉花球,搞得像个怪人。理发师问要不要冲水,摆手,摇头,一脸警惕。
用过滴耳液。药水凉飕飕地灌进去,脑袋歪着,等三分钟,黄水慢慢淌出来......味道刺鼻。用了一阵,没见好.又换成口服药,吃了胃不舒服,拉肚子!最后索性停了。反正也没恶化,就这样吧。
医院去过几次.大夫拿着灯照,镊子捅进去掏耳垢。动作粗,弄疼过两回。说里面粘连了,鼓膜穿孔,修补得手术。问风险大不大,大夫含糊其辞,只说“可能改善”。没敢做.怕越治越糟.见过别人术后耳朵反而更背,整天戴助听器,还不如现在这样凑合。
天气一变,耳朵就沉。阴天 下雨 空调房待久,左耳像塞了团棉花。有时还会晕,站不稳,扶墙。不知道是不是耳朵引起的,还是颈椎的问题。去年去拍片,颈椎也有点退化。医生说,人到中年,零件都开始坏。
不敢坐飞机。气压一变,耳朵胀得厉害,像要炸开。有一次硬上,降落时疼得直冒冷汗,下机后脸都是白的。从此能避就避.亲戚在外地办婚礼,没去。理由没说真话,只说忙。
游泳?早就不碰了.看见泳池心里就打鼓。朋友约去水上乐园,笑着推脱,“我这耳朵,碰水就发炎”。他们也就不强求。时间久了,这类邀约越来越少。好像自己划出了一块禁区,别人不敢靠近。
洗澡最头疼。水滑到耳道口,立刻警觉.毛巾赶紧捂住,使劲擦.有次不小心进了水,当晚就开始胀,第3天流出脓来。那几天耳朵里像有虫爬,窸窸窣窣,睡不着。第2天去药店买了消毒棉签,自己瞎捣鼓。不敢深挖,怕戳穿。动作轻得像拆炸弹。
听力测试做过一次。纯音测听,耳机戴上去,嘀嘀嘟嘟响。左耳很多频率听不到......报告单上画着一条歪歪扭扭的线,低得几乎贴底.医生说,这种损伤不可逆。愣了半天,心想:原来我已经聋成这样了。
也不是没想过彻底治。查过资料,手术叫鼓室成形术。过程复杂,要取自体筋膜补鼓膜。住院得一周,恢复一个月。关键是,不一定有效。有人做了,听力没提升,反而引发眩晕。想想就算了。身体是自己的,何必拿去冒险。
现在习惯了。看电视调高音量,家人嫌吵,但也由着我。开会坐位子,专挑右边靠墙的位置.打电话前先检查手机音量。出门随身带棉球,下雨就塞耳朵。生活绕着这只耳朵转,慢慢也就成了日常。
偶尔做梦,梦见耳朵好了.醒来第1反应是侧头听——左边依旧模糊。苦笑一下,翻身起床。日子还得过。
有次在菜市场,卖鱼的老头耳朵也塌一块,问他,说是年轻时打架打的。聊了几句,他咧嘴一笑:“听不清也好,老婆唠叨少一半。”我也笑了。有些病,拖着拖着,竟也生出了点荒诞的用处!
身体的事,谁说得准呢。坏了的零件,不一定非要换。只要不痛,不妨碍吃饭睡觉,凑合着,也能走很远。
,要及时治疗,对身体很有好处。关于“左陈旧性中耳炎”的内容就这些了。祝你身体健康,心情愉快,生活安稳。别太紧张,放松一点,身体自然会更舒服。健康小提示:饮食要搭配好,营养均衡才更健康。
2025-09-26 17:5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