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性变应原的皮肤试验主要是指用不同的方法使吸入性变应原作用于局部皮肤,在敏感个体诱发1型或明或4型变态反应,出现红斑、风团,甚至湿疹样皮损。根据局部皮肤阳性结果,寻找对敏感个体具有显着意义的致敏原,常见的方法有:
皮肤点刺试验 消毒患者前臂内侧皮肤,滴加变应原浸液,用特殊刀片或针尖刺入皮肤浅层,退出针尖,约1分钟后拭去浸液,观察反应结果。1型变态反应常于15~20分钟出现,为水肿性红斑和风团;4型变态反应常于48~72小时达到高锋。要求患者必须停服抗组织胺药48小时以上。对高度敏感者,此方法有一定的危险性。
皮内试验 消毒患者上臂外侧皮肤,用皮试针皮内注射0.1毫升适当浓度的变应原,使形成0.3~0.4厘米的皮丘,结果观察与皮肤点刺试验相同。目前,国内临床普遍应用的是协和医院研制的变应原溶媒制剂和常见吸入性变应原提取物的混合制剂,可以检测包括屋尘、尘螨、枕料、羽毛、昆虫、蚕丝、花粉和真菌等20种吸入性变应原,对高度敏感者,此方法危险性较大。
异位性斑贴试验
试验对象限制为异位性皮炎患者。方法是将吸入性变应原与基质混合物加入斑试器中,再将斑试器贴敷于受试者的背部,分别于24、48、72小时判读结果。研究认为以凡士林为基质,加入的吸入性变应原浓度达到或超过1000量的蛋白氮单位(PNU)/克,试验可以得到较好的结果。但是,许多吸入性变应原为高分子量蛋白质,并且具有显着的亲水性,难以通过皮肤屏障,限制了此方法的临床应用。2012-12-11 14: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