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中医说百日咳

    百日咳,这名字听着挺吓人.咳咳咳,咳得人都喘不过气来,尤其是小孩子,那真叫一个惨。中医呢,对这个病也有自己的看法,不是说细菌感染就完了,它还要从体质 季节 饮食这些方面来看。

    首先啊,中医里头没有“百日咳”这个病名,它是后来才有的说法。但类似的症状,在古书里头能找到不少描述。比如《诸病源候论》里就有“咳嗽连声不断”的记载,听起来就很像百日咳。中医管它叫“顿咳” “鹭鸶咳”,意思就是咳起来一阵一阵的,咳完还喘不上气,有点像鸟叫的声音。

    那中医怎么解释这个病呢?它认为百日咳主要跟肺有关系。肺主气,开窍于鼻,外合皮毛,一旦受了风邪、燥邪,或者吃了太多辛辣油腻的东西,就容易引发咳嗽。而且啊这种咳嗽,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好的,时间一长,耗气伤阴,身体更虚,咳得也更厉害。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也就是说看病不能只看表面,还得看病人整体的状态。比如同样是百日咳,有的人咳得很猛,脸都涨红了;有的人咳得轻一点,但老不好;还有的孩子一边咳一边呕吐,甚至咳出眼泪鼻涕都来了。这时候就得根据不同的表现来用药。

    一般来说,百日咳可以分成几个阶段:初期、痉咳期和恢复期......每个阶段的表现不一样,治疗的方法也不一样。

    初期的时候,咳嗽还不太严重,可能伴有轻微发热、流鼻涕这些感冒的症状。中医认为这个时候是外感风邪,肺气不宣。这时候常用一些疏风宣肺的药,比如桑菊饮加减。桑叶 菊花、薄荷这些药,都是用来疏散风热的。

    到了痉咳期,那就是最难受的时候了.咳起来一口气上不来,有时候还会发出“鸡鸣样”的回声,咳完还会呕吐,甚至小便失禁.中医认为这个时候痰阻气道,肺气壅塞,治疗的重点就要清热化痰 降气止咳。常用的方子有麻杏石甘汤、桑白皮汤之类的。麻黄 杏仁、石膏、甘草这些药搭配在一起,能起到清肺平喘的作用。

    不过要注意的是,麻黄这味药虽然效果好,但它性温,用多了容易上火,剂量要控制好.特别是小孩,体质娇嫩,用药更要谨慎!

    恢复期的话,咳已经不像之前那么凶了,但还是断断续续地咳,人也容易疲劳。这时候中医认为是气阴两虚,肺脾两伤,治疗就要补气养阴、润肺健脾.常用的方子有沙参麦冬汤、六君子汤之类.太子参、麦冬、百合、玉竹这些药,既能滋阴又能润肺。

    当然啦,中医治病不只是靠吃药,还有针灸、推拿、食疗这些方法。比如针灸取穴可以选择肺俞、列缺 合谷等穴位,帮助调节肺的功能.推拿的话,可以用摩腹、揉肺经等手法,增强孩子的抵抗力。

    食疗方面也很重要。百日咳的孩子大多脾胃虚弱,在饮食上要清淡易消化,少吃油腻辛辣的东西.可以喝点梨水 川贝炖雪梨,这些都是润肺止咳的好东西。还可以煮点百合莲子粥,既养胃又润肺。

    不过话说回来,中医也不是全能的!如果病情比较重,或者合并细菌感染了,那就得配合西医一起治疗。抗生素在某些情况下还是很有必要的,不能一味排斥现代医学.

    另外呢,预防也很关键。现在有疫苗可以打,打了之后能大大降低患病几率.中医里也有“扶正祛邪”的说法,意思是提高自身免疫力,让病邪不容易入侵。平时多锻炼、作息规律 饮食均衡,这些都有助于增强体质!

    百日咳虽然是个老毛病,但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治疗方法也不能一刀切......中医强调因人而异 因时制宜,讲究整体调理,而不是光盯着咳嗽本身。

    如果你家孩子最近老是咳嗽不止,别急着下结论说是百日咳,先去医院做个检查。确诊之后再考虑中西结合治疗,这样效果更好,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最后提醒一句,中医虽好,但也要讲科学!不能看到什么偏方就乱试,尤其是孩子,身体还没发育完全,稍有不慎就容易出问题.找正规的中医师把脉问诊,对症下药才是正道!

    上面就是文章《“中医说百日咳”》的介绍了。天冷了,记得加件衣服,别感冒了。多喝点温水,对嗓子和肠胃都好。记住,身体是自己的,照顾好它哦!

    2025-09-25 22:5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