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耳朵疼,半夜哭。烧又上来了,体温计一量,三十九度二。退烧药刚吃完两小时,这怎么办?贴了退热贴,额头冰凉,可孩子还是哼哼唧唧,手一直往耳朵上挠。老话说“耳底子发炎”,村里人讲的,其实就是中耳炎吧。
前两天还好好的,感冒流鼻涕,没太当回事。结果夜里开始嚷耳朵疼.第2天去医院,医生拿个小灯照了照,说鼓膜红了,有点肿。开了点抗生素,还有滴耳朵的药水。吃了一周,症状轻了,停药。谁知道才过三天,又烧起来,脸都烫!
这次发烧比上次猛。饭不吃,奶也不喝。一躺下就哭,说是耳朵里有东西在跳。大人急得团团转,医院跑一趟又一趟。抽血化验,白细胞高,C反应蛋白也高。医生点头:感染还在,得继续用药。
可问题是,反反复复。好了几天,又来。一个月去了四回门诊。每次都说“注意护理”,可怎么护?空调不敢开太低,洗澡不让进水,出门戴帽子,风一吹就紧张。孩子奶奶说,小时候哪有这么多讲究,不也都长大了?
但现在的娃,好像特别容易出问题。扁桃体、腺样体、中耳,轮着来。一感冒,耳朵准出事。医生说是咽鼓管短,细菌容易倒灌进去。尤其是躺着喝奶,呛一口,病菌就上去了......这点倒是提醒了家长,现在喂奶都坐起来,喝完还得拍嗝。
可就算注意了,还是犯。药用多了,担心耐药。阿奇霉素 头孢,换着来。有时候烧退了,以为好了,结果第3天又升上去。中间还试过中药,熬了一大碗,孩子死活不喝,最后全吐了。
有一次发烧到四十度,直接去了急诊。输液室里坐了一排孩子,差不多都是咳嗽 发烧、耳朵鼻子的事。护士扎针利索,孩子哭两声也就安静了。液体一滴一滴往下走,烧慢慢退。可回家后两天,又开始了。
耳朵里积液,拍片能看到。医生说要是总不好,可能得做穿刺,把脓抽出来。一听就吓人。家长犹豫,孩子遭罪,到底要不要做?拖着怕影响听力,做了又怕伤着。网上查资料,说法乱七八糟,有的说没事,有的说得赶紧手术。
其实最怕的不是发烧,是孩子受罪.平时活泼乱跳,一生病就蔫了。眼神呆呆的,话也不说,光往大人怀里钻。晚上睡不安稳,翻来覆去,一碰枕头就喊疼。父母跟着熬,黑眼圈比孩子还重.
有次发烧时说胡话,叫“小兔子别走”.妈妈心疼得直掉泪。家里老人劝:小孩子都这样,扛过去就好了。可这话听着像安慰,又像敷衍.谁家孩子不是心头肉?扛一次两次行,来回折腾,心都碎了。
后来换个医生看,建议查过敏原。结果发现对尘螨过敏。家里立刻大扫除,床单被套全换防螨的,地毯收了,毛绒玩具锁进柜子。空调滤网洗了又洗。没想到,这一弄,情况真有点好转。
也不是说完全不烧了,但间隔拉长了。上次犯病隔了二十多天,算进步。医生说过敏体质的孩子,呼吸道黏膜容易肿,咽鼓管不通畅,更容易引发中耳炎。控制过敏,等于掐了个源头。
但也不能全赖过敏。有回幼儿园同学感冒,回来第2天就开始流鼻涕.没几天,耳朵又不舒服。看来传染这关,躲不过。班里一有人咳嗽,心里就咯噔一下。
现在家里常备体温计、耳温枪、退烧药 生理盐水喷鼻剂。孩子一摸额头热,立马测。耳朵不敢乱掏,棉签都不让用。滴耳液开了好几瓶,标签都快掉了。冰箱里还存着布洛芬混悬液,草莓味的,孩子总算肯喝。
其实最无奈的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断根。医生说六岁以后,咽鼓管发育好了,自然会少。可这两年怎么熬?天天提心吊胆,像守着个定时炸弹!发烧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它啥时候炸。
有时孩子玩得正欢,突然捂住耳朵蹲下。那一刻,心直接提到嗓子眼。问他疼不疼,摇头。可手指一直压着耳廓,不肯松。这种沉默比哭还吓人。
也想过是不是免疫力差。买了点维生素,钙片,锌口服液,吃了两个月,没看出明显变化。营养是跟上了,可病还是来.后来听人说,运动多的孩子少生病。于是每天晚饭后带他下楼走路,踢球,跑几圈!出汗是出汗了,可下次感冒照样耳朵遭殃......
其实心里明白,这不是靠补就能解决的......身体结构的问题,得时间养。只能一边治,一边等。等他长大,等器官成熟,等抵抗力一点点上来。
最近一次发烧,只烧了一天半。耳朵检查也没积液。医生看了说:“有进步。”一句话,听得人鼻子发酸。原来不是没希望,只是过程太磨人。
生活就这样,一点一点试,一步一挪......病不会突然消失,但也不会永远不停。孩子还在长,日子还得过。发烧再来,药照吃,医院照去,不慌就行。
有时候半夜醒来,听见孩子均匀的呼吸声,就知道今晚安稳了。轻轻摸摸他的额头,凉的。再碰碰耳朵,没肿。心里那块石头,暂时落了地。明天怎样,谁说得准呢。但现在这一刻,挺好。
这就是关于“小孩中耳炎反复发烧”的内容。 希望你每天吃饭香,睡觉踏实。 精神好,别太累。 坚持动一动,身体会越来越棒...... 小提醒:多吃绿叶菜,有营养,对身体好。
2025-09-25 20:1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