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孩子中耳炎怎么治疗

    孩子耳朵疼,夜里哭得厉害,家长一摸脑袋就慌了.中耳炎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有时候就是感冒拖着拖着,耳朵就开始闹腾.特别是三岁以下的小娃,不会说话,只能抓耳朵 摇头晃脑,吃奶时还哼哼唧唧,一看就知道不舒服。

    医院里头,医生拿个小灯照一照,鼓膜红得像番茄,有的还鼓起来,甚至能看到积液。这时候基本就能定性了——急性中耳炎。治疗嘛,主流还是用抗生素。阿莫西林最常见,剂量按体重来算,不能随便减药,更不能吃了两天看不哭就不吃了.吃够疗程,不然容易反复,搞成慢性。

    可也不是所有情况都得上药.有些轻的,医生会建议先观察四十八小时。尤其是超过两岁的孩子,症状不重,精神还好,能吃能睡,那就先扛一扛。家里空调别开太猛,空气太干不好.加湿器放点水汽,屋子暖和点,别让孩子吹风。

    退烧这块儿,布洛芬或者对乙酰氨基酚都能用。不是非得打针,口服就行。关键是把体温压下去,耳朵胀痛也会轻些。但要是高烧不退,耳朵疼得翻来覆去,那得赶紧用药,不能再等.

    滴耳朵的药水也有,但得看鼓膜破没破。要是还没穿孔,乱滴药可能有害。医生一般会叮嘱:别自己掏耳朵,别灌水,洗澡时用棉球塞一下外耳就行,别塞太深.洗头水进了耳朵,问题不大,但频繁刺激总归不好。

    有家长问,能不能用偏方?比如蒜汁 热毛巾敷。说实话,这些法子风险不小.蒜汁刺激性强,耳朵黏膜本来就娇嫩,一弄反而更肿。热敷倒是有人试过,温温的毛巾搁耳朵旁边,有点缓解作用,但也就图个舒服,治不了根.

    最怕的是拖成慢性。孩子反反复复耳朵流脓,几个月都不好,听力也开始受影响。说话晚,叫他不理人,家长才发现不对劲。这时候拍个耳镜,可能鼓膜穿孔了,甚至听骨链都有损伤。治疗就得拉长战线,有时还得考虑鼓膜置管,也就是在耳朵里放个小管子,帮助排液通气。

    预防其实比治疗更重要.鼻涕多的孩子,别让他使劲擤,两边鼻孔轮流轻轻擦.腺样体肥大的,睡觉打呼噜 张嘴呼吸,也容易诱发中耳炎!这种得看耳鼻喉科,评估要不要处理腺样体。

    还有喂奶姿势。躺着喂奶,奶水容易从咽部倒流进耳咽管。小婴儿尤其要注意,半坐着喂,喂完拍嗝,竖抱一会儿。不然奶呛到喉咙,细菌顺着耳咽管往上爬,耳朵就遭殃了。

    饮食上,别给孩子吃太多甜食。糖分高,免疫力容易波动。水果可以吃,但冰的别直接从冰箱拿出来给。冷刺激一激,咽喉部血管收缩,防御力下降,病菌就有空子钻。

    环境也得注意。家里要是有人抽烟,赶紧戒。二手烟对孩子的呼吸道伤害大,耳咽管功能也会变差。通风要勤,但别让孩子对着风口坐.春秋换季,早晚温差大,衣服增减要及时。

    说到恢复期,耳朵不疼了也不能掉以轻心。停药后一周左右复查一次。看看鼓膜恢复得怎么样,积液有没有完全吸收。有时候表面看着好了,里面还有暗流,下次感冒又复发。

    也有孩子打了疫苗之后,中耳炎少了很多......比如肺炎球菌疫苗 流感疫苗,虽然不能**防住,但起码降低了感染几率。该打的苗按时打,别因为怕副作用就全拒了。

    话说回来,每个孩子体质不一样。有的吃三天药就好了,有的拖到十天还哼唧。家长别急着换药,更别用好几种抗生素.越折腾耳朵越糟.遵医嘱最重要,医生让吃几天就吃几天,哪怕症状早没了。

    最后提一句,耳朵问题别拖。一开始只是疼,后来可能影响听力和语言发育。特别是学说话那两年,听不清,模仿不准,以后纠正起来费劲。发现异常早点看,别等出大事才着急。

    中耳炎不算绝症,但得认真对待。用药规范,护理到位,大多数都能顺利恢复......别迷信土办法,也别过度紧张。孩子哭一阵,治一程,慢慢就好了。关键是有耐心,别三天两头换医院,换个医生说法不一样,自己更乱.

    有时候半夜疼醒,家长抱着孩子在客厅来回走,心里发慌.这种情况,先把体温量了,该吃的药按时吃,实在不行第2天一早就去医院......急诊不一定马上能看上,但多数医院儿科或耳鼻喉科都有值班。

    再啰嗦一句,别指望一次治好就永远不犯.小孩免疫系统还在发育,呼吸道感染多了,耳朵难免遭殃。只要发作间隔拉长,症状减轻,就是好转的信号。慢慢养,慢慢调,日子总会顺起来。

    发现问题要趁早,保护自己最重要。想了解更多“孩子中耳炎怎么治疗”的内容,可以多看看。祝你身体好,心情棒,日子越过越舒心。别太累,照顾好自己,这才是真本事。健康小贴士:每天笑一笑,生活更美好.

    2025-09-24 18:2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