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将鼻咽癌患者误诊的病例分析

      患者资料:本组男51例,女16例,年龄31~72岁,平均年龄60岁。

      临床表现:鼻塞、鼻出血或回吸性血涕等鼻部症状15例,耳呜、听力减退等耳部症状6例,颈淋巴结肿大27例(其中2例为双侧淋巴结肿大),头痛、眼球运动受限等脑神经症状19例,均无肺、肝、骨骼远处转移病灶。16例为单一的颈淋巴结肿大症状,l9例同时出现有2~3个部位症状。从发病到确诊为鼻咽癌时间43天到18个月不等。

      误诊情况:由于鼻咽癌侵犯部位不同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内科误诊19例为神经性头痛、6例为淋巴结炎或结核;外科误诊27例分别以恶性淋巴瘤、颈部包块待查;口腔科误诊4例以龋齿、颌下包块待查;院外耳鼻喉科误诊ll例以鼻出血、渗出性中耳炎、鼻咽血管瘤收治。

      方法及治疗:

      (1)医技检查:全部患者均行纤维鼻咽喉镜和鼻咽部CT检查或MRI及鼻咽部活检(1次26例,2次15例,3次以上10例)。67例患者均经病理学证实为恶性肿瘤,其中46例为鼻咽部组织活检证实,21例为颈部淋巴手术切除活检+鼻咽部组织活检证实,其中鳞癌52例,腺癌11例,未分化癌4例;据1992年福州分期,I期l9例,Ⅱ期21例,Ⅲ期18例,Ⅳ期9例。

      (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先给1~2周期DF方案诱导化疗,再行顺铂同步放化疗,顺铂为25mg•m²~,每周1次,同时行护肝、营养支持,中医中药治疗,监测白细胞、血小板变化等处理,出现骨髓遏制时,给予G—CSF治疗,放疗均采用直线加速器6MV—x+电子线,先面颈联合野照射达DT=36Gv,后改耳前野、耳后野照射,避开脊髓,总剂量66~76Gy,放疗每周5次,每次2Gy。

    2012-12-11 13:5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