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冬天,孩子才三个月大,晚上喝完奶突然哭得厉害,声音嘶哑,像是喉咙里卡了什么东西.我慌了,赶紧抱起来拍背,结果他吐了一身,奶水混着口水从鼻子里呛出来。当时没太在意,觉得小宝宝喝奶呛一下很正常,谁家孩子没呛过呢?可第2天,孩子开始发烧,耳朵后面也红红的,摸着还有点烫。我这才紧张起来,赶紧带他去医院......
医生检查了一下,说是中耳炎,可能跟呛奶有关系......我当时就愣住了——中耳炎不是耳朵进水或者感冒才会得吗?怎么喝奶也能引起?医生说,婴儿的耳咽管比较短 比较平,奶水一旦呛进鼻腔,很容易顺着耳咽管流到中耳,造成感染。我当时听完,心里一阵后怕,原来呛奶不是小事,处理不好真会出问题。
后来我才知道,很多新手爸妈其实都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有的孩子呛奶后咳嗽一阵就没事了,有的却像我家宝宝一样,几天后开始发烧 哭闹 耳朵流脓。中耳炎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听力下降,甚至影响语言发育。这点我之前完全没想过,觉得孩子小,身体恢复快,有点小毛病扛一扛就过去了.现在想想,真是太大意了。
医生给孩子开了点消炎药,还叮嘱我们以后喂奶要小心。比如喂奶的时候要把孩子抱高一点,头稍微抬起来,这样奶水不容易倒流。喂完奶要拍嗝,至少拍五到十分钟,等胃里的气排出来再放下.还有就是奶嘴孔不能太大,不然奶水流得太快,宝宝吞咽不及,就容易呛到。
我们后来按照医生说的做了,喂奶时特别注意,孩子慢慢也少呛了。但那一次中耳炎,还是折腾了好几天.孩子耳朵疼,晚上睡不着,一碰就哭,我们看着也心疼。那几天我几乎没怎么合眼,白天要上班,晚上又要哄孩子,整个人都快撑不住了.
其实现在回想起来,很多问题都是可以预防的.比如喂奶姿势 奶嘴选择 拍嗝时间,这些细节如果不注意,真的容易出问题。可新手爸妈一开始哪懂这些,都是靠摸索,有时候听别人说这个方法好,就跟着做,结果反而出了岔子。
有一次,我听一个朋友说,孩子喝奶呛了,可以用“竖抱法”——就是喂完奶直接竖着抱,让宝宝头靠在大人肩膀上,这样拍嗝更容易。我试了试,发现确实比以前躺着喂好很多,孩子没再呛得那么厉害了.还有一次,我换了个小孔的奶嘴,奶水流得慢了,孩子吸得也轻松,呛奶的情况明显减少。
不过也不是所有方法都适用.比如有人说喂奶时要让宝宝自己躺着喝,这样他能控制吸奶的速度.可我家孩子试了几次,反而呛得更厉害,因为躺着喝奶,鼻腔和耳咽管更容易连通,奶水一旦呛进鼻腔,就更容易流到耳朵里。后来我们还是坚持坐着喂,抱着喂,这样更安全。
还有一次,我带孩子去打疫苗,碰到一个有经验的护士,她告诉我,喂奶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吞咽节奏。如果发现孩子吞咽慢了,或者呼吸急促,就要暂停一下,让他缓一缓,别急着继续喂。这一点我之前真没注意过,总是怕孩子吃不饱,一看到他嘴巴动就继续喂,结果反而让他呛得更厉害。
中耳炎那次之后,我也开始关注宝宝的听力情况。每次跟他说话,看他有没有反应,会不会转头找声音。还好后来一切正常,没有留下什么后遗症。但那段经历真的让我长了记性,也提醒我,作为父母,不能只靠经验,还得学点科学育儿的知识!
现在孩子已经三岁多了,很少再出现呛奶的问题,但那次中耳炎的经历我一直记得......有时候看到别人家的小宝宝喝奶呛得厉害,我都会忍不住提醒几句,别不当回事。其实很多小问题,如果不注意,发展下去可能就变成大问题了。
说到底,孩子小的时候身体抵抗力差,任何一点小毛病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中耳炎虽然听起来不算大病,但如果反复发作,对孩子的成长影响还是挺大的。特别是语言发育阶段,如果听力受影响,说话也会跟着晚。
,我想通过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呛奶不是小事,尤其是小宝宝,注意喂奶方式!别像我一样,等到出了问题才后悔!孩子健康无小事,每一个细节都不能忽视。
当然,我不是医生,也不是专家,只是个普通家长。我说的这些,都是从自己身上总结出来的经验。如果你家宝宝也有类似情况,建议还是尽早去医院检查一下,别自己瞎琢磨。毕竟每个孩子情况不一样,听医生的最靠谱......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那时候孩子生病,我整夜整夜睡不着,心里七上八下,生怕落下什么病根!现在回想起来,那种焦虑和无助感还记忆犹新.但好在一切都过去了,孩子也健康成长。只是那段经历,让我明白了做父母的不易,也让我学会了更细心地照顾孩子。
呛奶引起的中耳炎,真的不是小事。希望我的经历能给其他家长提个醒,多注意喂奶方式,别等出了问题才后悔.孩子不会说话,很多不舒服他们表达不出来,只能靠哭闹来提醒我们。作为父母,我们要学会观察,学会判断,别忽视他们的每一个小信号。
看了上面的“呛奶引起中耳炎”文章,愿你每天气色好,精神足,走路都有风。别太累,多休息,身体才轻松.健康小贴士:每天学点新东西,脑子会更灵活哦!
2025-09-22 23:4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