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瘢,一听这名字,就让人想到皮肤上那些不请自来的红点点、紫斑块。痒?不一定。疼?有时候。关键是,它老反复,像阴魂不散似的。西医说是免疫问题,过敏性紫癜嘛,血管发炎,血漏出来,皮下就一片青一片紫。可吃药压得住一时,停了又冒头。这时候,有人就想,中医能不能帮上忙?
中医不讲“过敏”这个词,但讲“风”、“热”、“湿”、“瘀”.你看那紫斑,突然冒出来,一阵一阵的,是不是像风?颜色鲜红,过几天变暗,甚至发黑,那是血热,是瘀血在里头作怪。小孩常见,大人也有,一劳累,一着凉,或者吃了虾蟹羊肉,立马复发。这不就是内有伏邪,外有诱因吗?
有个孩子,八岁,腿上起紫点半年多,医院查了血小板正常,尿也查了,轻微蛋白。家长慌啊,怕伤到肾。激素用过,效果是快,可一减量,斑又回来了。后来找到个老中医,不急着开方,先看舌。舌红,苔薄黄,脉数。问饮食,爱吃肉,晚上睡得晚,大便干......这明显是内热偏盛,加上脾虚不运,湿热下注,血溢脉外。
开了个方子:生地、赤芍 丹皮——清热凉血;当归、川芎——活血不留瘀;加点防风、蝉蜕——祛风止痒;再配上白术 茯苓——健脾化湿。还叮嘱,螃蟹、芒果、羊肉,这段时间别碰。绿豆汤可以喝,藕汁也能来点。
吃到第3周,家长说,新出的斑少了,旧的慢慢褪了颜色。大便也软了。一个月后复查尿,蛋白没了。当然,不是所有病例都这么顺。有的拖得久了,肾气亏了,就得加黄芪、党参这些补气的,甚至用点补肾的药。
但中医也不是一上来就猛攻。有人一见紫癜,就想着清热解毒,恨不得把身体里的“毒”全排出去。可人不是机器,哪有那么多毒要排?尤其是小孩,脾胃娇嫩,你一味寒凉,伤了脾阳,反而越治越虚.得辨证。有实火的,清;有虚火的,滋阴降火;夹湿的,化湿;气不摄血的,补气摄血。
还有那种,紫癜好了,人却没精神,脸色白,动不动出汗!一看就是气虚。这时候重点不在清热,而在扶正。玉屏风散打底,加点仙鹤草、阿胶,血止住了,人才能缓过来。
生活上呢,其实比吃药还重要......现在的孩子,空调房待久了,外面热,屋里冷,毛孔忽开忽闭,风邪容易钻进去。再加上零食不断,油炸烧烤,肠胃积热,血热妄行......你说光靠药压住症状,根能断吗?
有个中年女性,每次紫癜发作都在春天.一问,每年这个时候打扫房间,翻箱倒柜,灰尘一大把,第2天腿上就起疹子。中医说,这是风邪引动内热.后来她戴口罩打扫,开窗通风,配合中药调理,三年没再犯.
但也有人不信这套。觉得中药慢,不如西药快。结果激素用了几年,脸变圆了,骨质疏松,血糖也不稳。回过头来调中医,身体底子已经弱了,调起来更费劲.
还有一点,很多人忽略情绪。生气、焦虑、长期压力大,肝气郁结,久而化火,火旺则血热。特别是女性,月经前后紫癜加重,多半和肝郁有关!这时候疏肝理气比清热还管用.柴胡 香附 郁金,配点玫瑰花,泡水喝,心情顺了,病也好得快。
不过中医治疗也有坑。市面上什么“秘方”、“纯中药无 副作用”,一听就悬。真正的中医,讲究因人而异,同一个病,十个人可能十个方子。千篇一律的药丸,打着“速效”旗号,往往偷偷加了激素,短期见效,长期伤身.
另外呢,中药也不是吃得越多越好。有人觉得剂量大效果强,自己加药,结果伤了肝。曾经有报道,某人长期服用含马兜铃酸的草药,最后肾坏了!用药得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能自己当大夫。
说到底,过敏性紫癜,中医疗的是“人”,不是“病”。调整整体状态,让身体自己恢复平衡。这个过程可能慢一点,但它走的是根。西医治标快,中医调本稳,两者其实可以配合。关键是你得明白,病不是一天得的,也不会一天就好。
最后提一句,有些紫癜看起来像,其实是别的病。比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因不同,治法也不一样。一开始诊断要清楚,别自己对号入座。找医生,面诊,看舌摸脉,才能定调子。
别急,别乱试。身体的事,急不得。
,希望你了解的“过敏性紫瘢的中医治疗”内容能帮到你。祝你身体好,心情好,生活安稳!别太着急,放轻松,身体也会更舒服......健康小提示:每天喝一杯温水,帮身体排毒,对健康有好处。
2025-09-22 15:1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