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里老是流黄水,有时候还嗡嗡响,一感冒就加重。你要是也有这毛病,估计已经折腾好几年了。慢性中耳炎,说白了就是耳朵中间那块地方长期发炎,鼓膜破了也好不了,反反复复。有人以为滴点药水就能好,结果拖成听力下降,头昏脑胀.
治这个病,第1步得搞清楚类型。有的是耳朵一直流水,鼓膜穿孔;有的是里面长胆脂瘤,听着吓人,其实是一种皮肤组织乱长。胆脂瘤那个最危险,慢慢能把听小骨吃掉,甚至往脑子方向侵蚀。不能光凭感觉判断,得去医院让医生拿耳镜看看,必要时还得拍个CT。
用药方面,抗生素滴耳液确实常用.但很多人自己买来用,滴几天没效果就放弃。问题出在——耳朵里有脓痂堵着,药根本到不了患处。得先清理干净,医生用棉签或者细钩子一点点掏,过程有点不舒服,可不这么做,药等于白滴.还有人怕水进耳朵,洗澡时塞棉花,结果棉花纤维掉进去更麻烦。正确做法是用干毛巾捂住外耳,别让脏水流进去就行。
口服抗生素不是随便吃的。除非发烧 耳朵周围红肿热痛,不然没必要......长期吃抗生素反而容易让细菌耐药,以后真需要的时候就不灵了。有些人一听“慢性”俩字就想打点滴,觉得来得快。其实多数情况不需要,过度治疗伤身。
手术什么时候考虑?比如耳朵流脓超过三个月,药物控制不住;或者听力越来越差,检查发现听骨链坏了!手术名字听着复杂——鼓室成形术 乳突痊愈术,其实就是修补鼓膜,清理病变组织,尽量恢复听力。技术现在成熟多了,全麻或局麻都能做,住院几天的事。但术后护理特别关键,一个月内不能擤鼻涕太用力,不能坐飞机,否则气压一变,刚补好的膜又破了。
饮食上也得注意......辛辣刺激的少吃,辣椒火锅一吃,耳朵就痒,分泌物增多。烟酒更是大忌,抽烟会让咽鼓管功能变差,耳朵排不出积液。有些人熬夜打游戏,第2天耳朵闷胀感加重,这就是身体在报警。
小孩得这病更让人揪心。家长发现孩子看电视总把声音调大,叫他老是没反应,可能不是调皮,而是耳朵出问题了.儿童咽鼓管短平直,感冒后鼻涕容易倒灌进耳朵,引发感染。预防感冒很重要,有过敏性鼻炎的更要控制好鼻部症状。
民间偏方要小心。什么蒜汁滴耳 草药熏蒸,听着像那么回事,实则可能烧伤耳道皮肤,加重病情.曾经有人用醋洗耳朵,结果酸性腐蚀剧烈疼痛,送医时整个外耳道都肿了。耳朵这么精细的器官,容不得乱来。
康复期耳朵可能会痒,这是愈合的表现,千万别拿棉签使劲抠。越挠越容易带入细菌,形成新的感染。可以用干净的手指在外耳轻轻按压缓解,实在受不了去找医生开点止痒药水.
听力损失不一定能完全恢复!尤其是病史十年上面的,听小骨被破坏严重,就算手术也只能改善一部分。这时候助听设备可以帮上忙,但得先评估残余听力水平,选合适的方案。
心理状态也不能忽视。长期耳朵不适,影响睡眠,人容易烦躁。有些人因为听力不好,在社交场合接话慢半拍,渐渐变得孤僻。家人得多理解,别总说“你怎么老是听不清”。
最后提醒一句:症状缓解不代表病好了。很多人见不流水了就停药,结果两三个月后复发.定期复查,看鼓膜愈合情况,听医生建议逐步减药。
耳朵这东西,平时不疼不痒没人注意,一出问题才发觉多重要。别等听力严重受损才后悔没早治。流水 耳闷 听力下降,三个信号出现,就得赶紧去医院。拖得越久,治疗难度越大。
你说它难治吗?也不全是。配合医生,规范用药,该手术时不抗拒,多数人能稳定下来......关键是别自己瞎琢磨,信那些“秘方”.耳朵通着脑袋,马虎不得。
,如果你还想知道更多关于“慢性中耳炎怎么治好”的内容,记得关注我哦。祝你每天吃得健康,少油少盐,保护好心脏和血管,年纪大了身体也能很硬朗.健康小提示:别总喝冰的,肠胃会受不了。
2025-09-19 1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