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儿童中耳炎中医治疗

    儿童中耳炎,这个听起来挺专业的病名,其实很多家长都不陌生。孩子一发烧 哭闹、耳朵还老抓,去医院一查,医生说可能是中耳炎。这时候,家长就急了,西药吃了一堆,打针也打了,但有时候还是反复.这时候就有人想到中医了,毕竟中医讲究调理,副作用也小,适合孩子。

    中耳炎在中医里不叫这个名字,中医管它叫“耳脓”“耳疳”或者“耳胀”。中医认为,耳朵和身体的脏腑是连着的,尤其是跟肝 胆、脾、肾这些脏器关系密切!孩子小,脾胃虚弱,加上外感风热或者风寒,就容易生湿热,湿热上攻到耳朵里,就容易发炎、流脓......中医治疗中耳炎,不是光盯着耳朵看,而是从整体来调理。

    先说说常见的症状吧......孩子感冒后耳朵疼,听不见,或者总摇头、抓耳朵,晚上睡不好,有时候还会发烧.有的孩子耳朵流脓,一开始是清的,后来变黄变稠,甚至带点臭味.这在中医里分型挺多的,有的是风热犯耳,有的是肝胆湿热,有的是脾气虚,还有的是肾虚.不同体质的孩子,治疗的方法也不一样。

    比如说风热犯耳,这种类型的孩子,感冒后耳朵胀痛,听力下降,耳膜红肿,可能还有发烧、嗓子疼、舌红苔薄黄这些表现。这时候中医会用疏风清热、解毒消肿的药,比如银翘散加减,常用金银花、连翘、牛蒡子这些药.煎汤喝,再配合局部滴耳,效果不错。

    还有一种是肝胆湿热,孩子耳朵流脓,黄色的,味道大,耳痛剧烈,还可能伴有口苦、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这时候中医会用清肝利胆、解毒排脓的方子,比如龙胆泻肝汤加减,但孩子毕竟小,用的时候要减量,还要注意别伤了脾胃。

    如果是脾气虚的孩子,耳朵反复流脓,迁延不愈,脓液清稀,没有明显臭味,孩子面色黄、容易疲劳、食欲差,舌淡苔白.这时候就得健脾益气、托毒外出,常用六君子汤加减,比如党参、白术、茯苓、甘草这些药,慢慢调理,增强体质.

    肾虚型的孩子相对少一些,但也有,耳朵流脓时间很长,耳朵听力下降,还伴有腰膝酸软、夜间盗汗 舌淡苔薄。这时候得补肾填精,比如用左归丸或者右归丸加减,但孩子肾虚的比较少见,得医生判断清楚,别乱用药。

    除了内服中药,中医还有一些外治法,比如耳道冲洗 滴耳药、贴敷 针灸等。比如说耳道有脓,可以用黄连水或者野菊花水冲洗,把脓清理干净,再滴点中药油剂,比如冰硼油或者黄连油,帮助消炎。

    贴敷法也是中医常用的方法,比如用大黄 芒硝捣碎,敷在耳朵周围,能减轻肿胀和疼痛!针灸的话,可以选耳门 听宫、听会这些穴位,帮助通络止痛,但孩子小,可能不太配合,家长要根据情况选择。

    饮食方面也要注意,中耳炎期间别吃太油腻、辛辣的,像炸鸡、辣条这些尽量少吃,甜食也要控制,因为甜食容易生湿,湿气重了就容易反复。可以多吃点清淡的,比如山药粥、冬瓜汤,帮助健脾祛湿。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点是,孩子感冒没好彻底,就容易诱发中耳炎。感冒期间也要注意护理,别让孩子吹风,多喝水,早睡早起,增强免疫力。如果孩子反复中耳炎,可能跟过敏性鼻炎、腺样体肥大有关系,这时候就得综合调理了。

    中医讲究“治未病”,意思就是说在病没发之前就开始调理,防患于未然。孩子如果体质弱,容易感冒,耳朵也容易出问题,那平时就可以适当吃点调理脾胃、增强体质的中药,比如玉屏风散,帮助提高免疫力,减少感冒次数,自然也能减少中耳炎的发生。

    不过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同样的病在不同孩子身上,表现不一样,用药也不一样。家长千万别自己乱买中药给孩子吃,找有经验的中医师辨证开方,安全又有效。

    ,儿童中耳炎中医治疗讲究整体调理,不是光治耳朵,而是从体质入手,配合外治法,慢慢调养......虽然见效可能比西药慢一点,但不容易反复,副作用也小,适合孩子长期调理.当然,如果病情严重,还是建议中西医结合治疗,别耽误病情......

    最后提醒一句,中医治疗需要时间,家长要有耐心,不能一两天没见效就换药或者停药。也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反应,有任何异常及时就医。

    ,记得养成好的卫生习惯,多了解一些“儿童中耳炎中医治疗”的知识。祝你每天开心,身体越来越棒。有空出门走走,回家好好休息,睡得香。幸福健康一整年!小提醒:保持合适的体重,身体才更轻松......

    2025-09-18 21:4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