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天气越来越热,尤其是中午那会儿,太阳晒得人头晕眼花。很多人以为中暑就是出汗多、头晕而已,其实不然,严重的时候可能会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先说一下什么是中暑。简单来说,就是身体在高温环境下无法正常散热,体温升高,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比如头晕 恶心、呕吐 心跳加快、大量出汗或者不出汗,严重的还可能意识模糊 抽搐.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人体是靠出汗来调节体温的,但当温度太高、湿度太大的时候,汗液不容易蒸发,散热效果就差了。再加上如果长时间待在户外、体力劳动强度大 喝水又少,那就更容易中暑了。
防中暑,关键在于“预防”。不是等到出事了才想着补救,而是要提前做好准备。比如说,尽量避免在中午12点到下午3点之间外出,这个时间段阳光最毒。出门的话戴上帽子、打伞,穿浅色透气的衣服。衣服别太紧,宽松一点,有助于排汗。
喝水也很重要!不能等口渴了才喝,那时候已经有点脱水了!平时可以少量多次地喝水,每次喝个100毫升左右就行,不要一口气猛灌.如果有条件,可以喝点淡盐水或者运动饮料,补充流失的电解质。
饮食方面也要注意。夏天食欲不好很正常,但也不能不吃东西。多吃点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绿豆汤 冬瓜汤 苦瓜 西瓜这些,既解暑又能补充水分。油腻的东西少吃点,肠胃负担重,容易引发其他问题。
老年人、小孩、体弱的人群更要特别注意。这些人身体调节能力差,更容易中暑......家里有老人的,备点藿香正气水、十滴水之类的防暑药品,但也不建议随便乱吃药,是根据症状判断是否需要就医。
说到这儿,突然想到一个误区:很多人一看到有人中暑,第1反应就是赶紧掐人中 扇风 灌凉水,其实这样做并不科学......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把人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解开衣服帮助散热,用湿毛巾敷额头降温,然后尽快拨打急救电话。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空调房虽然凉快,但也别开得太低.室内外温差太大,进出时容易引起血压波动,特别是对老年人来说风险更大。建议室内温度保持在26℃左右比较合适,还要注意空气流通,别整天关着窗户.
另外呢,有些人觉得夏天晚上睡觉不用盖被子,结果半夜吹风感冒了.其实不管多热,肚子和关节还是要注意保暖的,尤其是体质较弱的人,更容易受凉。
再聊聊工作环境......如果是建筑工人、快递员这类经常要在户外作业的人群,单位应该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开高温时段,提供遮阳设备和充足的饮用水。员工自己也要注意休息,不能为了赶工硬撑着,身体才是本钱.
有时候我们会在新闻里看到某某人在户外晕倒,送到医院抢救无效死亡,这种悲剧本可以避免。只要提前做好防护措施,注意休息和补水,大多数中暑情况是可以控制的。
夏天防中暑,不只是喊口号,而是一种生活常识。大家要提高警惕,尤其是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细节,比如不及时补充水分 长时间暴晒、穿得太多等等,都可能是诱发中暑的原因。
最后提醒一句:一旦发现有人出现中暑前兆,比如头晕、乏力、面色潮红,第1时间处理,别拖。轻度中暑还能自救,重度中暑就送医治疗了。
啊,夏天再热,也别掉以轻心!照顾好自己,也关心一下身边的人。尤其是独居的老人、行动不便的病人,他们可能不会表达自己的不适,更需要我们主动去关注他们的状态。
希望大家都平安度过每一个酷暑,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上面就是关于《“防高温中暑知识”》文章的解答。希望大家每天心情愉快,别让琐事打扰你的好情绪。心情好了,身体也会轻松不少.小提示:多笑一笑,病痛自然少找麻烦!
2025-09-14 22:3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