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中耳炎耳朵闷

    耳朵闷,有时候觉得像堵了团棉花,听东西也不清楚,说话回声大,自己都能听见脑袋里嗡嗡响.这种情况,有时候是感冒后留下的后遗症,有时候是突然就出现了。中耳炎,这个词听起来好像挺常见的,但真要弄明白是怎么回事,还真得花点时间。

    中耳炎其实有很多种类型,最常见的可能是急性中耳炎和慢性中耳炎。急性的一般来得快,耳朵痛、发烧、听力下降,甚至耳朵还会流脓。慢性中耳炎呢,症状可能不那么明显,但耳朵一直闷着,听不清,有时候还会反复流脓,时间一长,听力可能就慢慢变差了!

    那为什么会得中耳炎呢?这跟我们耳朵的结构有关。中耳和鼻子之间有个通道,叫咽鼓管.这个管子平时是闭着的,吞咽或者打哈欠的时候才会打开,让中耳和外界气压平衡。如果这个管子堵住了,比如感冒 鼻炎、鼻窦炎,那中耳的压力就平衡不了,容易积水、发炎.小孩的咽鼓管比较短、平,更容易得中耳炎,尤其是小宝宝,不会说话,一哭闹就可能是耳朵不舒服......

    耳朵闷,不一定是中耳炎,也可能是卡他性中耳炎,就是咽鼓管不通引起的!这种情况下,耳朵里像塞了棉花,听东西像隔着水,有时候还会“扑哧扑哧”的响。有些人还会觉得耳朵里有回音,自己说话特别大声!这种情况一般感冒好了以后会慢慢恢复,但也有人拖很久,一直不好.

    那耳朵闷了该怎么办?首先得确定是不是中耳炎,或者是不是别的问题......比如有没有耳垢堵住、鼓膜穿孔、听力神经的问题。还是去医院耳鼻喉科看看,医生会用耳镜检查一下,必要时还会做听力测试或者鼓室图。

    治疗方面,如果是急性中耳炎,可能需要吃抗生素,控制感染.如果是卡他性的,可能用点消炎药、滴耳液,或者做咽鼓管吹张.慢性中耳炎的话,如果鼓膜穿孔,可能需要手术修补。当然,这些都得医生判断之后决定。

    平时自己也可以注意一些,比如感冒的时候尽量别坐飞机,因为气压变化大,容易影响耳朵。游泳的时候戴耳塞,防止水进耳朵。还有,擤鼻涕的时候别太用力,两边鼻孔轮流来,别一下子全堵住擤,这样容易把鼻涕压进咽鼓管,引起中耳炎.

    耳朵闷的时间长了,人会变得烦躁,注意力也不集中.特别是学生上课听不清老师讲话,工作开会听不清同事说话,生活也会受影响。别小看耳朵闷,虽然不疼,但拖久了问题也不小。

    有些人耳朵闷了,自己去药店买点滴耳液,觉得能缓解一下。其实这样风险挺大的,特别是如果鼓膜穿孔了,有些药水是不能乱滴的.还是建议先看医生,确诊了再用药。

    还有一点,耳朵闷也可能跟压力有关!比如长期精神紧张 焦虑、睡眠不好,也可能出现耳闷 耳鸣的情况。这种情况叫“神经性耳闷”,不是中耳炎,但症状很像。这时候可能需要调节情绪,放松心情,必要时看耳鼻喉科或者神经内科.

    中耳炎也好,卡他性耳闷也罢,最重要的是早发现、早治疗.别等耳朵听力下降了才去看,那就晚了。尤其是小孩子,听力不好会影响语言发育,家长重视!

    现在很多人用耳机听音乐、打电话,耳朵本身就容易出问题。再加上空气质量不好、感冒频繁,更容易诱发中耳炎。保护耳朵,不只是生病了才注意,平时也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比如少戴耳机,音量别开太大,耳朵不舒服的时候别强行听。还有,别自己掏耳朵,特别是用棉签 发卡这些硬物,容易伤到耳道,甚至鼓膜.耳垢是天然的保护层,不是越多越好,但也不能随便抠。

    耳朵闷不是小事,背后可能有多种原因。中耳炎只是其中一种,还有可能是别的问题。自己判断不了的时候,别瞎猜,也别乱用药,早点去医院检查才是正事。

    耳朵是身体里很敏感的器官,一旦出问题,生活质量会大打折扣。别觉得耳朵闷几天就过去了,有时候拖久了反而更麻烦。耳朵的事,不能马虎。

    最后提醒一下,如果你或你身边的人耳朵闷了,别不当回事。尤其是孩子,不会表达,只会哭闹,可能就是耳朵不舒服.多观察,早发现,早治疗,耳朵才能一直听得清清楚楚。

    文章“中耳炎耳朵闷”就介绍到这里啦.祝你身体健康,心情愉快,日子安稳踏实.少熬夜,早点睡,精神好,干活才有劲儿.(小贴士:吃饭七分饱,胃舒服,心也安.)

    2025-09-10 17:4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