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中耳炎里边痛

    中耳炎,里边痛得厉害。耳朵嗡嗡的,像被塞了团棉花,还带着一股闷胀感.有时候一碰就疼,尤其是晚上躺下来的时候,那种隐隐作痛像是从骨头缝里钻出来的.

    我之前也有过一次,刚开始只是觉得耳朵有点堵,以为是上火或者感冒没好利索。结果过了两天,耳朵开始一阵一阵地跳着疼,吃饭 说话都会牵扯到里面,连打个哈欠都难受。那时候才意识到,可能不是小事!

    中耳炎说白了就是中耳那个地方发炎了。人耳朵分外耳 中耳、内耳三部分,中耳在鼓膜后头,是个小空腔,连接着鼻咽部的那根咽鼓管!这根管子要是堵住了,空气进不去,压力不平衡,就容易积液,细菌一繁殖,就开始发炎。

    小孩比大人更容易得这个病,因为他们的咽鼓管比较短 平,病毒和细菌更容易跑进去.比如感冒了,鼻涕倒流,顺着咽鼓管往上走,直接跑到中耳里去了.很多孩子感冒之后耳朵就开始出问题.

    我自己那次就是感冒刚好完,鼻子还没完全通气,结果耳朵就开始不舒服。一开始没当回事,想着自己能扛过去,结果越来越严重,最后实在受不了才去医院看.医生用个小镜子照了一下,说:“你这是急性中耳炎。”

    治疗的话,医生开了点滴耳药水,还有口服抗生素。药水要滴进耳朵里,每次两滴,一天三次。刚滴下去的时候耳朵更堵了,但大概十几分钟后,那种压迫感会慢慢减轻,感觉耳朵“通”了一些。

    不过用药按疗程来,不能看到好一点就停药.不然炎症没消干净,很容易反复发作.反复几次就成了慢性中耳炎,那就麻烦多了,耳朵可能会长期流脓,听力也会受影响。

    听一个朋友说,他小时候经常耳朵流脓,后来听力差了不少。现在讲话声音特别大,他自己还不觉得,别人听着挺吃力的。中耳炎这事,真不能拖.

    有些人耳朵痛起来会自己乱掏,拿棉签或者别的东西去挖,其实这样很危险。耳朵有自洁功能,正常情况下不需要天天掏。而且啊如果已经有炎症,再刺激鼓膜或耳道皮肤,只会让情况更糟。有的甚至不小心戳破了鼓膜,那就麻烦了。

    还有些人喜欢用热敷的方法缓解疼痛,我觉得可以试试,但要注意温度,别烫伤了。热毛巾敷在耳朵旁边,轻轻捂一会儿,确实能让耳朵舒服一些。但这只是辅助手段,不能代替正规治疗.

    饮食方面也要注意,辛辣刺激的食物少吃,烟酒更是要戒掉.这些都会加重局部炎症反应.多吃点清淡的,比如绿叶菜 水果 粥类食物,帮助身体恢复。

    还有人问能不能游泳?答案是不要。尤其是在急性期,耳朵还在渗液或者流脓的时候,进水会让感染更严重。就算好了以后,也要戴耳塞,避免脏水进入耳道.

    另外呢,如果你有鼻炎或者过敏性鼻炎,更要小心.这类人群更容易出现咽鼓管功能障碍,中耳积液,进而引发中耳炎。平时要控制鼻炎症状,保持鼻腔通畅,对预防中耳炎很有帮助......

    有些人会觉得耳朵痛可能是长了什么东西,比如耳垢栓塞,于是自己去买滴耳液软化耳垢。但如果是中耳炎引起的疼痛,这种做法不但没用,反而可能刺激已经发炎的部位,加重不适。

    中耳炎发展严重了,还可能出现发烧 头痛、恶心等症状。这时候就不能硬扛了,尽快就医。医生可能会根据病情决定是否需要开抗生素,或者做进一步检查。

    还有一个误区是:有人觉得耳朵痛就是中耳炎,其实不一定。也有可能是外耳道炎,或者是神经痛,甚至是牙齿的问题反射到耳朵这边来了。这时候光靠经验判断容易误诊,还是找专业医生看比较稳妥。

    我以前有个同事,耳朵痛了好几天,一直以为是中耳炎,自己买了药水滴也没好转......结果去医院一查,是外耳道长了个小囊肿,医生处理了一下,第2天就好了。有些症状看起来相似,但背后原因可能完全不同。

    ,中耳炎虽然不算什么大病,但也不能轻视。耳朵痛起来真的很难受,影响生活和工作。关键是早发现 早治疗,别让它拖成慢性的。

    还有就是,平时注意增强体质,少感冒,感冒了要及时处理,别让鼻涕堵住咽鼓管。睡觉时枕头稍微高一点,有助于鼻腔分泌物排出,减少流入中耳的机会。

    如果你发现自己或者孩子耳朵老是疼,或者听不清话,就要了。别觉得忍一忍就过去了,等真出了问题,后悔就晚了。

    中耳炎听起来不吓人,但真闹腾起来可不好受。耳朵是咱们感知世界的重要器官之一,保护它,其实就是保护自己的生活质量。

    最后,“中耳炎里边痛”,有啥想了解的,记得多多关注呀!祝你身体健康,日子过得踏实安稳。别总坐着,起来动一动,走两步,身体才会更有劲儿......小提示:保持好心情,身体也会越来越棒哦!

    2025-08-30 08:2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