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这事,真不能小看。尤其是夏天,太阳毒得像火球一样,人在外面待一会儿就容易出问题。有人觉得中暑就是热得头晕,休息一下就好了。其实不然,严重的时候可能会危及生命。
那怎么判断是不是中暑呢?一般中暑会有几个阶段。最开始可能是中暑先兆,比如出汗多、口渴、头晕、恶心、四肢无力。这时候如果能及时处理,比如找个阴凉的地方休息、喝点水,一般问题不大.但要是继续待在高温下,症状就会加重,进入轻度中暑阶段。这时候体温会升高,可能超过38度,还可能出现呕吐、心跳加快、脸色发白或者发红。再严重一点,就是重度中暑了,体温可能超过40度,意识模糊、抽搐、昏迷,甚至休克,这时候立刻送医院。
那遇到中暑的人怎么办?,要把人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有空调......脱掉多余的衣服,帮助身体散热。然后用湿毛巾、冰袋敷在额头 腋下、脖子这些部位,加快降温。也可以用酒精擦浴,不过要注意别用太浓的酒精,避免刺激皮肤。要给患者补充水分,是淡盐水或者运动饮料,避免纯水,因为纯水会稀释体内电解质,反而可能加重症状。
如果患者意识清楚,能喝水,就让他慢慢喝。如果已经意识模糊或者出现抽搐、昏迷,这时候就不能喂水了,容易呛咳,甚至引起窒息.应该马上拨打急救电话,送医院处理。在等救护车的时候,可以继续物理降温,保持空气流通,避免围观人群太密集,造成环境闷热。
还有些人觉得中暑后喝点藿香正气水就行。其实这个说法不完全对.藿香正气水对缓解轻度中暑可能有点作用,但对于重度中暑来说,根本不够用。而且啊藿香正气水含有酒精,有些人喝了可能会不舒服。不能光靠它来救命。
另外呢,中暑后不要马上洗冷水澡。有人觉得热得不行了,就想冲个冷水澡降降温.但这样做反而不好,因为突然的冷刺激会让血管收缩,影响散热,甚至诱发心脑血管问题。正确的方法是用温水擦拭身体,慢慢降温。
还有些人中暑是因为出汗太多,体内盐分流失严重。这时候光喝水是不够的,补充电解质.可以喝一些含盐的饮料,或者吃点咸的东西。但如果有高血压或者肾病的人,补盐要谨慎,听医生的.
预防中暑也很重要。夏天出门戴帽子、太阳镜,穿宽松透气的衣服.避免在中午前后外出,特别是中午12点到下午3点之间,太阳最毒。户外工作者尤其要注意,定时休息,多喝水,别等到口渴了才喝......因为等口渴了,说明已经有点脱水了。
还有些人容易中暑,比如老人、小孩、肥胖人群,还有慢性病患者。这些人夏天更要小心,尽量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下。家里可以准备一些清凉油、风油精之类的,但别指望它们能救命......真正出事了,还是要靠及时送医。
有时候,中暑的症状和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这些还不太一样。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体温超过40度,意识障碍,甚至昏迷。热痉挛是肌肉抽筋,因为大量出汗电解质失衡。热衰竭就是头晕、恶心 出汗多、脸色苍白这些表现。这几种情况都要处理,但热射病最危险,立刻降温并送医院。
中暑这事,说小也小,说大也大。关键是要早发现、早处理。别以为只是热了一下,休息一会儿就没事了.有时候病情发展得特别快,几分钟就能出人命。
还有个误区是,有人觉得中暑后要捂汗。其实这完全错误。中暑是因为体温过高,尽快散热,而不是捂着出汗。越捂越热,越容易出事。
总结一下,救治中暑患者,第1步是迅速降温,第2步是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第3步是及时送医。别迷信偏方,别耽误时间。尤其是高温天气下,一旦发现有人不舒服,就要高度警惕!别等他倒下了才反应过来,那时候可能已经来不及了。
说到底,中暑不是小事,不能掉以轻心。夏天虽然热,但只要做好防护,还是可以平安度过的。出门前多准备点水,工作时多休息一会儿,回家后洗个温水澡,身体自然舒服。要是真中暑了,别硬撑,该送医院就送医院,别犹豫......
中暑的救治,关键就是一个字——快。快转移、快降温 快送医。谁要是慢了半拍,后果可能很严重.,别小看中暑,它真能要命。
想了解更多“救治中暑患者”的知识吗?希望大家都健健康康,远离生病的烦恼.每天泡个热水脚吧,不仅能放松心情,还能睡得更香、减轻疲惫感。记住了哦,吃得清淡一点,肠胃舒服,身体也会更轻松!
2025-07-28 22:2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