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这事儿,其实挺常见的。有时候耳朵里闷闷的,像是塞了团棉花,还痒得难受。一开始可能只是觉得耳朵有点不舒服,后来慢慢就开始听不太清楚,甚至还会有点疼。尤其是感冒之后,这种情况更容易出现。
中耳炎其实是中耳部分发炎了。耳朵这地方结构挺复杂的,外耳、中耳 内耳各司其职。中耳有个鼓膜,后面连着听小骨,这些结构要是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听力。中耳炎的时候,鼓膜可能会肿胀或者积液,声音传不过去,自然就听不清了。
耳闷和耳痒是中耳炎比较典型的症状。有人会不自觉地掏耳朵,想缓解一下那种痒的感觉!其实这不太对,掏耳朵太用力反而可能伤到耳道,甚至把鼓膜弄破。特别是已经有炎症的时候,耳朵本身就敏感,再一刺激,情况可能更糟。
中耳炎有很多种类型,比如急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急性的一般来得快,疼得也厉害,可能还会发烧。慢性的是反复发作,或者一直不好,耳朵里可能有脓,听力也会慢慢下降。分泌性的症状相对轻一点,但耳朵闷得厉害,像飞机起飞那种感觉,老是听不清别人说话。
小孩得中耳炎的概率比大人高......因为小孩的咽鼓管比较短、比较平,细菌或者病毒更容易从鼻子后面跑到中耳去。感冒 鼻炎、鼻窦炎这些都可能诱发中耳炎。小孩感冒之后要是老是抓耳朵、哭闹、听不见大人说话,家长就得注意了。
中耳炎的治疗一般得用抗生素,特别是急性期。不过用药得听医生的,不能自己乱来。有些人觉得耳朵痒,就自己滴点药水进去,这其实挺危险的。因为要是鼓膜穿孔了,滴进去的药水可能会刺激内耳,甚至影响平衡功能。
除了吃药,平时也得注意耳朵的清洁。但清洁不等于掏耳朵.耳朵本身有自洁功能,耳垢会自己慢慢往外排。经常掏耳朵反而会把耳垢推得更深,甚至卡在耳道里,时间久了还可能形成耳垢栓塞,耳朵就更闷了。
还有些人喜欢用棉签掏耳朵,结果一不小心就把耳道划破了。划破了还不要紧,要是感染了就麻烦了。耳朵这地方本来就潮湿,细菌容易滋生。再加上划破了皮肤,那就更容易发炎了。
中耳炎要是拖得时间长了,听力可能会受影响。特别是分泌性中耳炎,长期鼓膜后面有积液,听力就慢慢变差了。有些孩子就是因为这个,学习成绩下降,家长还以为是注意力不集中呢。
治疗中耳炎的,还得注意鼻腔的问题。因为鼻子和耳朵是通过咽鼓管连着的.鼻塞、鼻涕多的时候,咽鼓管容易被堵住,中耳的压力不平衡,就容易发炎。有时候医生会建议滴鼻子的药,帮助通气。
饮食上也得注意点,辛辣刺激的少吃点!本来耳朵就发炎了,再吃点辣的,火气一上来,耳朵更难受.还有,烟酒也得控制一下,这些都会刺激耳道,加重症状。
中耳炎有时候还会引起耳鸣。那种嗡嗡声或者嘶嘶声,白天晚上都响,烦得人睡不着觉.耳鸣的原因可能和中耳积液 神经受压有关。不过耳鸣也不一定都是中耳炎引起的,也可能是别的耳朵问题,得医生检查才能确定。
有些人耳朵痒得厉害,以为是耳道里有虫子,其实不是。中耳炎的时候,炎症刺激神经末梢,也会引起痒的感觉。这时候千万别用手指或者别的东西去掏,越掏越痒,还可能把皮肤抓破。
预防中耳炎其实也不难。首先就是预防感冒,感冒是中耳炎最常见的诱因.,洗澡或者游泳的时候,别让水进耳朵。耳朵进水之后容易滋生细菌,引发炎症.可以用专门的耳塞,或者洗完头赶紧把耳朵擦干.
还有就是别躺着喝水或者喝奶,尤其是小孩。躺着喝,液体容易从鼻咽部流进咽鼓管,增加中耳感染的风险.这一点很多家长可能没注意到.
中耳炎要是反复发作,可能要考虑做鼓膜置管手术。就是在鼓膜上放个小管子,让中耳的积液排出来,保持中耳压力平衡。这种手术一般在儿童中比较多,因为他们的咽鼓管发育还不完善.
,中耳炎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也不能小看。耳闷、耳痒、听力下降这些症状,影响生活质量不说,时间长了还可能引发别的问题。一旦发现耳朵不舒服,还是早点去医院检查比较好。
耳朵这地方,平时没人注意,出了问题才知道它多重要......说话、听音乐 和人交流,都离不开耳朵!平时得多留心,别等耳朵出问题了才后悔。
最后,“中耳炎耳闷痒”要是有不明白的地方,欢迎留言。祝你身体健康,顺顺利利......记得饮食清淡一点,对身体更好.(健康小提示:吃得清淡些,肠胃没负担,身体更轻松。)
2025-07-25 19:5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