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中暑处置方式错误

    中暑这事儿,大家听起来都挺熟悉的,夏天一热,谁没头晕过两回.但真要处理起来,很多人其实都搞错了。不是说喝点水、找个阴凉地就能完事的,有些做法不但没用,还可能让情况更糟。

    比如说吧,有人一看身边人中暑了,立马掐人中、灌藿香正气水。哎,这可得注意了,尤其是人已经晕过去了,还硬灌药,搞不好呛到肺里,那就麻烦了!还有人觉得赶紧捂着出汗,把人往屋里拉,空调都不敢开,生怕吹感冒了。结果呢,温度没降下来,脑子更热了。

    中暑其实分几种,轻的叫热痉挛,就是腿抽筋那种;再严重点是热衰竭,头晕、恶心 出冷汗;最危险的是热射病,直接体温飙到40度上面,人意识模糊,甚至昏迷.这时候,不赶紧降温,分分钟要命.

    可问题就来了,很多人处理方式是错的。比如,看到人晕倒,第1反应不是打120,而是先叫家里人来商量。等商量完了,人可能已经不行了.还有的地方,有人喜欢用土办法,拿酒精擦身体,或者用被子裹起来发汗。酒精挥发太快,容易刺激皮肤不说,还可能引发寒战,反而让体温更高.

    还有一点,很多人不知道中暑后要“物理降温”,但怎么降才对?不是让你直接往人身上泼冰水,也不是让人泡冷水澡.正确的做法是迅速把人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脱掉多余衣物,用湿毛巾敷在脖子、腋下、大腿根这些大血管的位置,有条件的话用风扇吹,加速散热。如果人还能喝水,就少量多次给点淡盐水,别一下子猛灌。

    还有一种误区,就是以为中暑后休息一会儿就好了!有些人自己感觉好点了,就继续干活.这其实挺危险的,因为身体还没恢复过来,再一热,很容易二次中暑,而且啊第2次比第1次更严重.

    还有人说,中暑了吃点解暑药就行。其实这些药只能缓解部分症状,不能替代降温。比如藿香正气水,主要是针对肠胃不适、恶心呕吐的,对降温作用不大.如果已经出现高热昏迷,吃这些药根本没用,尽快送医院。

    再来说说预防......很多人觉得中暑是偶然,其实不是!像高温作业 户外运动 老年人、小孩、慢性病患者,都是高风险人群。夏天出门前准备点盐水 毛巾、遮阳帽。户外工作尽量避开中午时段,每小时补充水分,哪怕不渴也要喝.

    还有一点,很多人对中暑的认知还停留在“热得晕了”,其实它本质上是身体调节体温的机制崩溃了。正常体温在37度左右,中暑时体温超过40度,身体器官就开始罢工,比如肝肾功能衰竭、凝血功能障碍,死亡率非常高。

    但奇怪的是,很多人还是不重视。比如工地上的工人,顶着大太阳干活,喝水也不够.有人觉得喝点凉茶就够了,结果一晕倒才发现问题大了。还有些家长带孩子出去玩,孩子出汗多、口渴,还继续玩,最后孩子倒下了,才开始紧张。

    还有一点,急救的时候,有人喜欢让中暑的人平躺着不动.其实如果是热射病,光平躺没用,还要尽快降温。而且啊如果人已经意识不清,还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呕吐物堵住气道.

    还有一个常见错误,就是等到症状严重了才送医院.其实中暑是越早处理越好,黄金时间是前30分钟。如果能在第1时间降温,送医及时,很多情况是可以避免恶化的......

    总结一下,中暑的处理误区很多,比如乱用药、不及时降温、延误送医 盲目捂汗 忽视补水等等。正确做法是:迅速移至阴凉处、物理降温 适当补水 及时送医.

    其实这些知识,平时多了解一点,关键时刻真能救命。别等到出事了才后悔,夏天热归热,身体还是得自己照顾好!

    今天分享的“中暑处置方式错误”就到这里啦!   记得少熬夜,早点休息,第2天才有力气.   睡得好,干劲足!   小贴士:适度运动,身体才会棒哦!

    2025-07-24 21:47:41

成人发热待查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