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上太阳晒得人头皮发麻,空气里一股热浪,像是要烤熟人的皮肤.几个工人蹲在树荫底下喝水,汗珠子顺着脖子往下淌,衣服早就湿透了.王师傅坐在水泥块上喘气,手里拿着一瓶快见底的矿泉水,脸红得像刚喝了酒。
“这天气真不是人干的。”他嘟囔了一句,声音有点哑。
旁边的小李擦了把脸上的汗,说:“上午那会儿我就觉得头晕,差点没扶住钢筋。”
没人接话,大家都累得不想说话.工地上的风扇吹出来的风都是热的,根本不管用。中午吃饭的时候,食堂的大锅饭还冒着热气,大家吃得飞快,只想赶紧躲回阴凉地儿。
可谁也没想到,下午三点多钟,老张突然倒下了.
就在搅拌机旁边,他弯着腰搬水泥袋,猛地一晃,整个人就栽地上了。旁边的工友吓坏了,赶紧围过去喊他名字,但老张已经说不出话来,脸色发白,嘴唇干裂,呼吸急促。
“中暑了!快来人!”有人扯着嗓子喊。
项目经理闻讯跑过来,一看情况不对劲,立刻安排人打120。有人拿来冰水给他擦身降温,还有人脱下自己的衣服盖在他头上遮阳。现场一片慌乱,但也顾不上那么多,救人要紧。
老张被抬上救护车时,眼神已经涣散,嘴里喃喃地说着什么,听不清楚。大伙儿站在路边看着车远去,心里沉甸甸的。
其实这种事每年都有发生。夏天一到,气温飙高,工地上的活又重,体力消耗大,稍不注意就容易出问题。尤其是那些年纪大的工人,身体耐受力差,更容易中招!
中暑可不是小事。轻一点的是头晕 恶心 四肢无力,严重的就会晕厥 抽搐,甚至危及生命.很多人不当回事,觉得自己扛得住,结果一不小心就酿成大祸......
那天晚上,王师傅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他说:“我们干活是为了养家糊口,不是来拼命的。”这话一说出来,宿舍里一片沉默。
第2天早上,工地临时开了个会,说是要调整作息时间,避开高温时段作业。中午休息时间也延长了,还准备了一些藿香正气水和清凉油,让大家随身带着。班组长也开始轮流巡查,发现谁状态不对就马上安排休息。
可这些措施到底能不能落实到位,谁心里都没底......毕竟工期压得紧,老板也不愿意耽误进度......有时候上面检查来了才装装样子,等风头一过,一切照旧。
小李私下跟别人嘀咕:“这些东西也就是应付一下,真要出了事,谁能负责?”
确实,很多工人平时连正规体检都没有,更别说买保险了。一旦出事,赔偿问题扯皮不断,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但话说回来,也不是所有工地都这样.有些项目管理比较规范,会定期组织健康培训,还会给工人配发防暑物资。遇到高温天气,也会安排轮休或者调岗。只是这样的地方太少了,大多数时候大家只能靠自己多注意。
有经验的老师傅都知道,干活前要喝点盐水,防止电解质流失!中午吃完饭不能马上睡觉,得坐着歇一会儿,让胃消化完再躺下。干活的时候也要注意节奏,别太猛,累了就歇会儿,不然很容易出问题。
可问题是,哪有那么多“可以歇”的机会呢?工地上讲究效率,多干点就能多拿点工资。家里等着钱用,孩子上学 老婆看病 老人住院……谁都不敢轻易请假。
那天之后,老张就没再来上班!听说是送医院抢救了一阵子,命保住了,但身体落下了毛病。具体什么病没人说得清,只听人说是“热射病”,挺严重的.
工友们都说他是运气好,捡回一条命。要是当时没人发现得早,后果不堪设想.
但你想想,一个成年人,辛辛苦苦出来打工,结果差点因为中暑丢了命,这得多吓人?
其实防中暑的办法很简单:补水 通风 避高温 劳逸结合。可在现实操作中,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个?
有时候不是工人不懂,而是环境不允许.天热得像蒸笼,又没有遮挡的地方,能怎么办?只能硬着头皮上。
啊,光靠个人防护远远不够,还得从制度上保障劳动者的安全!比如高温**是不是真的发到了手?有没有强制性的午休规定?施工现场有没有设置休息区和饮水点?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当然,也不能全怪老板抠门。有些小工程资金紧张,成本压得死死的,哪敢随便增加支出?而一些大公司虽然有制度,但在执行层面打了折扣,监管也不到位,政策成了摆设.
归根结底,还是整个行业的劳动保护意识有待提高。不能总是等到出了人命,才想起来整改。
老张走了以后,工地恢复了平静。日子一天天过去,太阳依旧毒辣,汗水依旧湿透衣背。工人们继续在烈日下忙碌,偶尔提起老张,也只是淡淡一句:
“希望他以后好好的吧......”
说完,低下头继续干活。
看了上面的“工地工人中暑”,希望你能少抽烟 少喝酒,多吃蔬菜水果。这样身体才有抵抗力,不容易生病......健康小贴士:每天喝一杯温水,帮身体排毒,对健康有好处。
2025-07-24 20:0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