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中暑感冒中医

    中暑感冒,这事儿听起来好像挺简单,其实吧,也确实挺常见的.夏天一热,人容易出汗,汗出多了,身体虚了,再吹个空调,或者喝点凉水,一不小心就感冒了。但中医怎么看这事儿呢?其实中医讲的可不止是“感冒”那么简单.

    中医里头没有“中暑”这个说法,但有“暑湿”、“暑热”、“阴暑”这些词。感冒分风寒、风热,还有夹湿、夹暑.夏天的感冒,很多都是夹着暑气来的。比如说,你大太阳底下干活,出汗多,然后突然进屋吹空调,或者喝冷饮,这时候身体就容易出问题.中医说,这叫“外感暑湿”,加上“内伤湿滞”,通俗点说,就是外面热湿气重,里面脾胃也弱了,两下一凑,就容易感冒!

    那症状呢?中暑感冒,可能一开始就是头昏、乏力、出汗多、口渴,但又不想喝水,或者喝了也不解渴.有些人还会肚子胀、恶心、拉肚子。这跟普通的风寒感冒不太一样,风寒感冒一般是怕冷 流清鼻涕 不出汗,而暑湿感冒呢,是怕热、出汗多、口干舌燥,但又不觉得特别想喝水,或者喝了也不舒服。

    治疗上,中医讲究辨证施治。风寒用麻黄汤、桂枝汤,风热用银翘散、桑菊饮,而暑湿感冒,常用的是新加香薷饮,或者藿香正气水。这些药方子,不是随便乱吃的,得看具体情况。比如藿香正气,主要是解表化湿、理气和中,适合那种外感风寒、内伤湿滞的,比如说吹空调吹多了,又吃冷饮,肚子胀、恶心 拉肚子的,这种比较适合......

    不过,也有人会问,中暑和感冒是不是一回事?其实不一样。中暑是纯粹因为高温环境下,身体调节不过来,出现头晕 恶心、高热,甚至昏迷。这时候得赶紧降温、补水,严重的得送医院.而中暑感冒,更多是说在暑天里,受了凉,夹杂了湿气,的一种感冒类型。两者有交集,但不是一回事......

    中医调理讲究“扶正祛邪”.正气足了,不容易生病!夏天要特别注意养脾胃,别贪凉,别暴饮暴食.中医说“脾主运化”,脾一虚,湿气就重,湿气一重,就容易感冒.平时吃点清淡的,比如绿豆汤、冬瓜汤、薏米粥,这些都有清热祛湿的作用。

    有些人感冒了,第1反应是吃感冒药.其实中医讲究“汗而勿伤”,就是说感冒要靠出汗来排邪,但不能出太多汗,否则伤正气。感冒的时候,喝点姜汤,盖个被子,微微出汗,效果不错.但如果是暑湿感冒,光喝姜汤就不一定合适了,可能还得加点祛湿的药。

    另外呢,中医讲究“因时制宜”。夏天感冒,不能完全照搬冬天的治法。比如说,冬天感冒,风寒多,用麻黄、桂枝没问题。夏天呢,暑湿重,用藿香、佩兰、香薷这些更合适。而且啊夏天人体阳气在表,内里空虚,脾胃功能本来就弱,这时候吃太多寒凉的药也不行,容易伤脾胃.

    还有些人感冒了,一吃退烧药,一退烧就觉得自己好了。其实中医不这么看......退烧只是症状缓解,不代表邪气已经排出去了。如果体质差,邪气没排干净,过几天可能又会复发。

    预防方面,中医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平时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夏天出汗多,要注意补充水分,但不能喝太冰的,否则伤脾胃.饮食上多吃点清淡的,少吃油腻、辛辣、生冷的东西。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会问,那小孩中暑感冒怎么办?小孩体质娇嫩,更容易受寒湿影响.小孩感冒,一般比大人更急,变化更快。中医治疗小孩感冒,讲究“轻清灵动”,药量要小,药性要温和,不能用太猛的药。比如说,小孩感冒发热,可以用桑叶 菊花、薄荷这些轻清的药,配合一点祛湿的,比如茯苓、陈皮,调和脾胃。

    不过呢,中医也不是全能的!有些感冒比较严重,或者合并细菌感染、肺炎什么的,就得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讲究“审时度势”,该用西药的时候也不反对.关键是要辨证清楚,对症下药。

    吧,中暑感冒这事儿,中医有一套自己的理论,不只是“感冒”两个字那么简单......它讲究辨证、讲究体质、讲究季节、讲究饮食调养。有时候感冒不是小事,调理不好,可能变成慢性咳嗽、乏力,甚至影响脾胃功能。别小看感冒,调养得当,身体才能真正恢复。

    当然啦,上面这些只是大概说说,每个人体质不一样,症状也不一样,真要调理或者治疗,还是找有经验的中医师看看。毕竟中医讲究“因人制宜”,别人吃了有效的药,不一定适合你。

    上面就是文章《“中暑感冒中医”》的简单介绍。饭后别急着坐下,建议走一走,对消化有帮助,肠胃也会更舒服。小提示:每周安排一次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对身体好。

    2025-07-23 06:24:51

成人发热待查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