嗓子突然疼得厉害,咽口水都困难,很多人第1反应是“上火了”,赶紧喝凉茶、吃消肿的药。但其实,这种情况可能是急性咽炎.中医怎么看待这个病呢?说白了,就是身体和外邪“干架”的结果。
中医讲“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哪一种都有可能诱发咽炎。比如最近天气忽冷忽热,早晚温差大,风寒就容易钻空子.也有人是吃了太多辣的、油腻的,或者熬夜,内火旺,这时候外邪一来,内外夹击,嗓子就扛不住了。
急性咽炎在中医里一般归为“风热”或“风火”类型.风热犯肺,肺气不宣,咽喉首当其冲。这时候的症状通常包括咽痛、发热、口干、舌红苔黄、脉浮数。有的人还会觉得喉咙有异物感,吞咽困难,甚至声音嘶哑。
中医治疗讲究辨证施治,不是看到咽痛就一股脑儿清热解毒.风热的用银翘散加减,风寒的用荆防败毒散,火毒盛的可能用黄连解毒汤。当然,这些方子不能随便照搬,找有经验的中医师把脉开方!
但大多数人不会一嗓子疼就去看中医,往往是自己先吃点药.这时候,可以选择一些中成药,比如双黄连口服液、清开灵 银黄颗粒,这些对风热型的咽炎比较有效。如果是风寒引起的,怕冷 不发热 舌苔白的那种,就不能用太寒凉的药,可以试试风寒感冒颗粒或者通宣理肺丸.
除了吃药,中医还有一些外治法!比如用金银花 薄荷、板蓝根煎水熏嗓子,或者用胖大海、罗汉果泡水喝。这些方法虽然不能代替内服药,但对缓解症状有一定帮助。不过胖大海不能长期喝,容易伤阳气,特别是脾胃虚寒的人要小心.
饮食方面,忌口很重要。辛辣、油炸、烟酒这些都得停一停。很多人觉得喝点酒能“杀菌”,其实只会加重炎症。可以喝点梨汤、百合粥、银耳羹,润嗓子的也能养阴生津。
还有人喜欢用蜂蜜水、柠檬水,这要看体质......如果舌苔黄、口干舌燥,蜂蜜水可以润燥;但如果舌苔白腻、容易拉肚子,就不适合。中医讲究个体差异,别人用了好的方法,不一定就适合你。
急性咽炎一般三五天就能好,但如果拖着不管,或者反复发作,就可能转成慢性咽炎。慢性咽炎更麻烦,不是靠一两次清热解毒就能解决的,得从体质入手慢慢调理。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熬夜、压力大、空调房待久了,这些都会伤阴,虚火上炎。慢性咽炎很多都是这种情况.这时候就不能一味清热了,得养阴润肺,比如用沙参麦冬汤之类。
但回到急性期,重点还是驱邪外出。中医讲“邪去则正安”,该清热就清热,该发汗就发汗。不能因为怕伤胃就不用药,也不能一上来就用太猛的药,伤了正气反而不好。
有人问,针灸能不能治咽炎?其实可以.针刺少商、商阳、合谷这些穴位,能快速缓解咽痛。耳穴压豆也有一定效果,比如贴咽喉、肺 肾这些点.
不过这些方法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不建议自己随便扎针。有些人看到别人用某个偏方好使,就照着试,结果越试越糟.比如有人用醋煮姜片,每天喝,觉得嗓子舒服了,但时间一长,胃就开始不舒服了.
中医讲究“因人、因时、因地”三因制宜。不同的人、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域,用药和调理方法都不一样。比如南方湿热,北方干燥,同样一个咽炎,处理方式可能完全不同。
,得了急性咽炎,别急着吃药,先看看自己是哪种情况......如果只是轻微咽痛,多休息、多喝水、忌口几天,可能就自己好了。如果症状明显,影响说话和进食,那就得及时看医生,别硬扛.
中医看待急性咽炎,不是单纯看嗓子的问题,而是整体来看。外感内伤 体质差异、生活习惯,这些都要考虑进去。不能一疼就清热,也不能一味忌口不吃药。找到病因,对症调理,才是关键.
当然,如果你实在不确定自己是哪种情况,还是建议找中医师把把脉,开个方子,别自己瞎折腾.毕竟,嗓子这地方,说疼不疼吧,难受;说严重吧,又不至于去医院.但拖久了,真可能变成慢性问题,那就麻烦了。
这就是关于“中医看急性咽炎”的内容。希望你每天都能吃点水果,补充维生素,提高免疫力,身体才更健康.小提示:健康靠习惯,养成了就不怕失去。
2025-07-22 19:2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