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中医里叫“暑证”,夏天最容易犯!天气一热,人就容易出汗多、口渴 头晕,严重的时候甚至会昏迷、抽搐.这时候就得赶紧处理,不然会有生命危险.
中医治中暑,讲究辨证施治.不是说一中暑就喝藿香正气水那么简单,得看你是哪种类型!有的人是热邪入体,浑身发烫、口干舌燥;有的人则是湿气重,头昏脑胀 四肢无力。这两种情况用药就不一样。
先说最常见的——阳暑.就是大太阳底下暴晒,或者在高温环境下待久了,身体受不了。症状一般是高热、汗多、口渴、烦躁不安。这时候可以用白虎汤加减。白虎汤里面主要是石膏 知母这些清热的药,效果挺快.不过这个方子偏寒凉,体质虚的人不能乱用,不然伤脾胃.
还有一种叫阴暑......听起来有点矛盾,明明是夏天怎么还有阴?其实这是贪凉过度引起的.比如从外面回来马上吹空调、喝冰镇饮料,体内寒热夹杂。症状可能是头痛、恶心 肚子痛、腹泻。这时候就不能再用寒凉药了,反而要用温中散寒的方法.常用的有藿香正气散,既能解表又能化湿,对这类中暑特别有效。
除了内服药,中医还有一些外治法也管用。比方说刮痧!脖子后面、背部膀胱经这几个地方刮一刮,能迅速散热、缓解症状。但要注意,皮肤过敏、出血倾向的人不建议刮。还有针灸,取合谷、曲池、十宣等穴位放血,也能起到醒神开窍的作用。
饮食调理也不能忽视......绿豆汤、冬瓜汤 苦瓜炒**……这些都适合夏天吃.绿豆性凉,清热解毒;冬瓜利尿消肿;苦瓜虽然苦,但能降火。平时多吃点这些,预防中暑很有帮助。
不过有一点要提醒大家,中暑之后别光靠中药.第1时间应该把人移到阴凉处,解开衣服,物理降温,比如用冷水擦身 扇风。如果意识不清、体温极高,那就得尽快送医院.中医虽好,但不能代替急救措施.
还有很多人习惯中暑后喝点十滴水或者仁丹.这些成药确实有用,但也得分情况!十滴水偏辛温,适用于寒湿引起的中暑;而仁丹则偏平和,可以缓解轻度不适。但都不建议长期服用,尤其孕妇、小孩要慎用......
有些人可能不太了解自己的体质,随便吃药反而适得其反.比如本身脾胃虚寒的人吃了太多清热药,可能会拉肚子、食欲差!还是找懂中医的人辨证一下,再决定吃什么药。
另外呢,夏天作息也要调整。尽量避免中午外出,早上或傍晚活动比较合适。穿的衣服要透气、宽松,戴帽子遮阳.喝水不能等到口渴才喝,要少量多次地补充水分,尤其是户外工作者。
中暑不是小事,预防比治疗更重要。中医有很多方法可以应对,但关键还是要根据个人体质来选择合适的方案。别一味图快,结果伤了身体.要是情况严重,该去医院还得去,不能耽误.
最后再说一句,中暑之后休息几天很关键.哪怕症状好转了,也不要马上剧烈运动。身体恢复需要时间,慢慢调养才能真正康复。
,“中暑中医疗法”,有啥想了解的,记得多多关注呀!希望你每天都能吃到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增强免疫力,让身体更棒!小提示:早睡早起,精神好,一整天都轻松愉快哦!
2025-07-13 08:2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