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霍乱培养基这事儿,说白了就是从一堆细菌里把霍乱弧菌挑出来!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其实挺讲究的。得先知道它喜欢啥环境,怕啥东西。比如,霍乱弧菌是革兰氏阴性菌,长得像逗号,生活在水里或者人肠道里。
要把它“请”出来单独培养,得用选择性培养基。什么叫选择性?就是让目标菌长得好,别的杂菌被遏制住.常用的有TCBS琼脂、庆大霉素琼脂这些。TCBS名字听着有点复杂,其实是硫代硫酸盐-柠檬酸盐-胆盐-蔗糖琼脂的缩写。这玩意儿对霍乱弧菌特别友好,能让它长出黄色菌落,容易识别.
操作的时候也不是随便抹一下就行......样品来源可能是粪便 呕吐物或者污水。采集完得尽快送检,不然时间一久其他菌可能就占上风了。培养前还得做前增菌处理,用碱性蛋白胨水泡一阵子,让霍乱弧菌稍微恢复下状态,毕竟路上可能受了点刺激......
有人会问,为啥不能直接划线接种?因为样本里杂菌太多,不先扩增一下,可能根本看不见霍乱弧菌的身影.前增菌大概要6到8小时,温度控制在37度左右。这个阶段不能太长时间,否则别的菌也跟着疯长。
接下来才是正式分离。用无菌接种环蘸一点前增菌液,在TCBS平板上画线。动作轻点,别把培养基划破了......然后放进恒温箱里孵育18到24小时。这时候如果顺利的话,就能看到圆形 光滑 边缘整齐的小黄点——那就是疑似霍乱弧菌的菌落。
但光靠长相还不行,得进一步鉴定。比如做个氧化酶试验,滴几滴试剂上去,要是变成紫色说明可能是弧菌属!再做个生化试验,看能不能发酵蔗糖 甘露醇这些糖类.霍乱弧菌一般能快速发酵蔗糖,产酸不产气。
还有必要做血清学检测,用O1群或O139群的抗血清做凝集反应。如果加了抗体之后菌落变絮状了,那基本可以确定身份了.不过现在也有更先进的方法,比如PCR检测毒素基因,更快更准,但普通实验室不一定都有条件。
整个过程得注意生物安全。霍乱是法定传染病,操作时应该在二级生物安全柜里进行。做完实验的废弃物也不能随便扔,灭活处理......手套 吸头这些一次性用品都要高压灭菌后再处理掉.
有时候也会遇到麻烦事......比如样本放太久,杂菌太多,分离不出来。或者培养基保存不当,失效了。还可能碰上一些变异株,长得不像典型菌落,容易漏掉。这种时候就得换个思路,多试几种培养基,或者结合其他检测手段。
吧,分离霍乱培养基不是个纯体力活,得懂原理,还要细心。每一步都得按规范来,不能图省事.不然很可能忙活半天,啥也没捞着。当然,经验多了,成功率自然就高了.新手刚开始可能失败几次,很正常,关键是总结问题在哪,下次改进。
这就是文章《“分离霍乱培养基”》的介绍了。希望能帮到大家!祝你每天心情愉快,别让小事打扰你的好情绪。心情好了,身体也会轻松不少.小提示:有情绪就别说出来,憋着反而不好,说出来才能放下!
2025-06-30 22: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