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牙齿种植术

      牙齿种植术是指应用生物或非生物材料预成的人工牙根,植人牙槽骨内的过程。该植人物称为种植体。种植体分为:骨内种植体、骨膜下种植体、根管内种植体和粘膜下种植体等类型。临床上最常用的是骨内种植体。

      【适应证】

      l.因炎症、外伤、手术所致牙槽骨有较大形态改变,造成修复体固位不良者。

      2.全口或部分牙列缺失,对修复要求高,而一般义齿修复又无法满足者。

      3.长期使用全口义齿,引起牙槽嵴明显萎缩、托牙固位差,特别是下颌固位不良。无法行使咀嚼功能者。

      4.部分牙列缺失、末端游离,不能行常规的活动或固定义齿修复者。

      5.外伤所致的下颌骨缺损,或因肿瘤截骨后,同期行血管化骨移植修复者。

      6.下颌骨缺损游离植骨6个月后。

      【禁忌症】

      (一) 主要是指全身脏器的器质性病变,具体参照牙拔除术的禁忌症。

      (二) 局部禁忌症

      1. 口腔颌面部急性炎症期。

      2. 拟种植区或相邻部位有埋伏牙、残根、颌骨囊肿等。

      3. 拟种植区缺少足够的附着龈。

      4. 对牙明显伸长。

      5. 拟种植区骨量不足。

      6. 口腔卫生差,并无法保持口腔卫生者。

      【手术方法】

      种植手术因种植体种类不同而异,现将Branemark系统种植方法介绍如下:

      (一)第一次手术(种植体植入)

      1. 切口与翻瓣 局麻下,在唇侧牙槽嵴高度的1/2以上,平行牙槽嵴做水平切口,翻起粘骨膜瓣,修整锐利的骨嵴。

      2. 种植体窝的制备 按预先设计,先用圆钻定位钻孔,继用裂钻逐步加深扩大至种植体直径大小,钻孔时必须采用慢速、生理盐水冷却。

      3. 植入种植体,将种植体缓慢旋入种植窝内,拧入顶部螺丝,冲洗、缝合创口。

      (二)第二次手术(基台连接术)

      距第一次手术后3-6个月。

      1. 根据X片,确定种植体已骨性结合。

      2. 局麻下,用环形钻切除顶部螺丝的黏膜,暴露种植体顶部。

      3. 旋出顶部螺丝,置入种植体上部结构,调整后加以粘固。

      4. 冠部或桩核的制作见口腔修复学。

      【术后处理】

      1. 同拔牙术。

      2. 术后按常规剂量使用抗生素10d,保持口腔清洁。

      第一次手术后原来的义齿,需二周后经磨改后方能使用,避免受压。

      【注意事项】

      l.植入的种植体之间要保持相互平行,种植体窝应用方向指示器测量,作为定向标志杆。

      2. 钻孔时必须采用慢速、生理盐水冷却,树立47℃/1min便可使骨细胞坏死的概念。

      3.术中要注意保护颏神经,勿穿入下颌管、上颌窦、鼻腔及打穿侧壁。

      4.术前应常规制作外科模板,研究和确定种植体植入的数量、分布,特别是钻孔的方向。

      【牙种植术的成功标准】

      1.临床检查单个种植体无松动。

      2.X线检查种植体周围无透影区。

      3.种植体承受负荷1年后,垂直向骨吸收小于0.2mm。

      4.种植后无持续性或不可逆的疼痛、感染、感觉异常及下颌管的损伤等。

      5.术后5年成功率在85%以上,1O年达80%以上为最低标准。

      【并发症及其处理】

      1.牙龈炎 清除菌斑和感染源,加强口腔卫生,修整不良修复体。一旦有瘘管形成,应予以彻底刮治。

      2.种植体折断 若发生在种植体的下1/3处,应弃用该种植体,关闭软组织,若周围无感染,则种植体不必取出;若折断在种植体最上端,应设法更换一个基台。

      3.组织损伤术中钻头进入上颌窦、鼻底、下牙槽神经管时,手中有突破感,应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处理,必要时停止种植。下颌后牙种植后发生下唇麻木.若l周内无缓解,应取出种植体。

      4.种植体松动为种植体与周围骨床之间未形成骨性结合,应予以去除,种植窝必须彻底刮治,1年后若有条件可重新种植。

    2012-12-06 13: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