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月经失调垂体瘤惹的祸

      从未患过任何眼科疾病,却在二三十岁的年龄突然失明。究其病因,竟是颅内垂体瘤向上发展压迫视神经所致。

      32岁女子突失明

      今年32岁的张小姐是一名来粤打工的外来工。从2年前开始,平时视力尚可的她突然感觉到双眼看物体时开始模糊,尤其是左眼的视觉能力骤然间下降了许多。由于未引起足够重视,她没有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治疗。可近两个月来,张小姐视力开始出现急剧下降,左眼完全失明仅仅只有些许的光感,而右眼也仅仅能够看清楚50厘米内的手指数。“通过核磁共振影响检查发现,其位于鼻腔上方的脑垂体,已由原来的0.5厘米直径扩大了7倍多,并且向上发展,直接抬挤到了患者的视神经,导致其双眼视力模糊。”三九脑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孙荣君教授向记者表示,“而通过手术摘除后,该患者4个小时后就恢复了视力,十分兴奋”。

      被误诊为眼科妇科病

      孙荣君告诉记者,作为一种常见于青壮年期女性中的颅内肿瘤,人脑又是一个封闭器官,医学对该肿瘤成因迄今仍不明确,也谈不上有效预防。而青壮年女性一旦患上这一疾病,一般都会出现视物模糊、内分泌失调、不孕不育、手足背部肢端肥大的症状。“由于缺乏对脑垂体瘤的足够认识,几乎八成以上的患者,首先都会根据自己的症状前往眼科、妇科、不孕不育专科、内分泌科等其他专科就诊,误诊率非常高”。孙荣君同时提醒道,相关的患者一旦出现上述症状,首先应想到排除垂体瘤的可能性,进行相关的影像等检查。


      垂体瘤归纳起来有三大类:

      第一类表现为激素分泌过多,即激素功能亢进。比如生长激素型垂体瘤,如果发生于儿童就会表现为巨人症,使得孩子的身材特别高大;如果发生于成人,则会表现为肢端肥大症,患者的下巴、鼻子莫名变大,面容发生改变,同时手足也会增大,鞋袜的尺码不断增加,血糖也会升高。泌乳素型垂体瘤是一种最常见的垂体瘤,男性患者常表现为性欲下降、阳痿,并伴有毛发胡须脱落等女性化倾向;女性患者则表现为月经不调甚至闭经、溢乳以及不孕。

      第二类表现为激素分泌过少,即激素功能低下。当垂体瘤较大时,正常的脑垂体组织就会遭受破坏,影响脑垂体功能,导致肾上腺、甲状腺及性腺功能低下,轻则会使人乏力、容易感冒、精神差、月经失调;重则会出现闭经、恶心呕吐、直立性低血压、黏液性水肿等;更为严重的病人会出现休克、低血糖、高热等症状,若不及时抢救甚至会导致死亡。

      第三类表现为脑垂体周围神经组织受压。患者会出现持续性的头痛、视力减退、视野缺损和眼底改变、精神异常,严重的病人还会出现脑积水,直接威胁生命。

      诊断:下列症状警惕垂体瘤

      孙荣君提醒,有下列症状之一者要警惕是否患有垂体瘤:

      1.视力下降和视野缺损:患者最常见的表现就是看不到两边,甚至经常会撞到门上。

      2.面容、四肢及形体的改变:成人表现为手脚宽大、头颅及面容宽大、鼻肥大、唇增厚、毛发增多,并出现声音嘶哑、睡眠打鼾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症状。

      3.女性月经不调、闭经溢乳、不孕:青春期或已婚妇女,月经周期变长或者闭经,乳房溢乳,婚后不能生育。

      4.男性性功能改变:男性性欲低、阳痿、不长胡须、声音变细、不育。

      5.向心性肥胖:患者会在胸、腹、臀部脂肪堆积,四肢相对瘦小,呈现“向心性肥胖”,脸部呈满月状,体重明显增加,四肢皮下血管显露并出现紫纹。

      6.头痛:约三分之二的患者早期会出现头痛症状,疼痛部位主要位于眼眶后、前额部及双侧太阳穴附近,程度较轻,呈间歇性发作。

      治疗:垂体瘤可经鼻腔切除

      孙荣君说,其实,垂体瘤的诊断并不复杂,如果患者出现上述面容和体态上的改变,有经验的专科医生一眼就能判断。此外,还有多种检验方法可确诊垂体瘤,一是可通过抽血化验脑垂体激素的分泌情况,二是通过影像学检查如核磁共振检查,对脑垂体及周围组织扫描,让垂体瘤“原形毕露”。

      至于垂体瘤的治疗,绝大部分患者需进行手术。以往切除垂体瘤需做开颅手术,随着微创手术的发展,现在只需在内窥镜下经鼻腔蝶窦就可切除垂体瘤,很多患者在手术6小时后视力就开始有了明显改善。

    2012-11-13 15:4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