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婴幼儿鹅口疮的家庭护理误区

    婴幼儿鹅口疮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主要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在家庭护理中,很多家长容易陷入一些误区,这些错误的做法可能会加重孩子的病情或延长恢复时间。以下是关于婴幼儿鹅口疮家庭护理的一些常见误区及正确的应对方法。

    可参考的医疗机构:

    名称简介电话
    武警北京市总队医院武警北京市总队医院口腔黏膜科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010-84028819
    温州牙博士口腔医院温州牙博士口腔医院(Dr.Teeth Dental)作为一所拥有大批高端专业技术人才及国际先进口腔医疗设备,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现代化全数字口腔专业连锁机构,其技术力量、人才储备、设备配置、诊疗环境、院感流程、服务品质及院务管理等均达到国内优秀的高端水准。秉承现代医学理念,弘扬人道主义精神,人文服务,科技兴医,加强与韩国口腔医学会学术专家的交流互动、强强合作,推出种植、正畸、美容、治疗、保健五大优势专科服务。400-777-5352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始建于1941年,实行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口腔医学研究所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拥有诸多国内外的口腔医学专家,是国内高层次口腔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起着“对内是示范,对外是窗口”的重要作用。010-62179977
    注:数据来源网络,具体请依当地医院为准。

    误区一:认为鹅口疮不需要治疗,会自行痊愈

    部分家长误以为鹅口疮是轻微的病症,不需要特别处理,但事实上,如果不对症治疗,鹅口疮可能持续存在甚至恶化。白色念珠菌感染不会轻易自愈,需要通过抗真菌药物或其他专业手段进行干预。

    误区二:随意使用抗生素或成人药物

    有些家长看到孩子口腔内有白色斑块时,会擅自给孩子服用抗生素或成人用的抗真菌药物。这种做法是非常危险的,因为抗生素对真菌感染无效,反而可能导致体内菌群失衡,进一步加重病情。此外,成人药物的剂量和成分不适合婴幼儿,可能引发严重的副作用。

    误区三:忽视母乳喂养卫生

    如果母亲乳头不清洁或乳汁中含有念珠菌,可能通过母乳传播给婴儿,导致鹅口疮反复发作。因此,母乳喂养期间,母亲应保持乳房清洁,并注意手部卫生,避免将细菌或真菌传染给孩子。

    误区四:频繁擦拭口腔内的白色斑块

    家长发现孩子口腔内有白色斑块时,可能会尝试用湿巾或棉签擦拭,试图去除这些斑块。然而,这种行为不仅无法治好鹅口疮,还可能损伤口腔黏膜,造成二次感染。正确的做法是遵医嘱使用适合婴幼儿的抗真菌药物。

    误区五:忽略奶瓶、奶嘴等用品的消毒

    奶瓶、奶嘴等喂养工具如果没有彻底清洗和消毒,也可能成为念珠菌的传播媒介。家长应定期对这些物品进行高温消毒,确保其干净无菌,从而减少病菌的传播风险。

    误区六:过度依赖偏方或民间疗法

    一些家长可能会听信偏方,比如用盐水漱口、涂抹草药等方法治疗鹅口疮。这些方法缺乏科学依据,不仅可能无效,还可能刺激婴幼儿娇嫩的口腔黏膜,导致不适甚至伤害。

    正确的家庭护理方法

    1. 保持口腔清洁:用温开水轻轻擦拭孩子的口腔,尤其是进食后,有助于清除残留食物。

    2. 合理用药:根据医生建议,使用适合婴幼儿的抗真菌药物,如含制霉菌素的药膏或溶液。

    3. 增强免疫力:保证孩子摄入均衡营养,适当补充维生素,提高身体抵抗力。

    4. 注意环境和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或毛巾,减少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5. 观察病情变化:如果鹅口疮症状持续不见好转或伴有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

    在面对婴幼儿鹅口疮时,家长应摒弃错误观念,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同时,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必要时及时咨询医生,以保障孩子的健康和安全。

    2025-04-28 07: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