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模范生”尿床为哪般的案例

      在很多家庭中,小孩自幼起都会伴有尿床的行为,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的孩子会慢慢得到抑制。可是个别家庭的孩子,到三岁后却仍然伴有尿床的不好习惯,这让大多数家长特别头疼。如下就是一个真实的例子:

      小刚(化名)今年九岁,从小成绩就好,是班里的“模范生”,而且待人友善,老师和同学都非常喜欢他,但是,他在家中却是另一番景象,经常尿床,父母也为了这事经常指责并训斥他,为此,他也特别烦恼。但是他也找不到为什么要尿床的原因。

      突然小刚脑袋里萌生出这样一种念头“原来爸爸妈妈都不喜欢我,我只是个多余的”。所以当他再次因尿床面对和爸爸妈妈争吵时,一气之下,摔门而去,几日未归。爸爸妈妈非常着急,四处寻找,穿街走巷的最后才在学校附近的一个废墟仓库里找到了他。

      当学校得知这样的事情发生时,全校师生都为此震惊,毕竟小刚给大家的印象是极好的,怎么会离家出走呢?小刚的妈妈和班主任便说了小刚尿床的事情,并认定他是懒得上厕所,所以经常指责小刚。毕竟都这么大了,连厕所都觉得麻烦还尿床上,我们这当爸妈的心理也非常难受。

      班里的“模范生”突然变成这样,引起了老师的高度重视,于是班主任找来小刚妈妈说,孩子都这么大了,肯定会有羞耻之心的,估计尿床并非出于本意,最好带孩子去医院看看,是不是身体上出现了什么问题。

      小刚妈妈听从了班主任的建议,带他来到了儿科诊疗中心,经主任询问过详细情况之后,给孩子做了一些针对性的检查,并指出从小刚的病情以及症状上看,小刚患的是遗尿症。专家主任介绍:儿童遗尿症,是指3岁以上的孩子还不能控制自己的排尿、夜间常尿湿自己的床铺白天有时也有尿湿裤子的现象。遗尿症在儿童期较常见,据统计,3岁半时有尿床 现象者占儿童的10-20%,9岁时约占5%,而15岁仍尿床者只占2%。本病多见于男孩,男孩与女孩的比例约为2:1。6-7岁的孩子发病率最高。遗尿症的患儿,多数能在发病数年后自愈女孩自愈率更高,但也有部分患儿,如未经治疗,症状会持续到成年以后。

      多数遗尿症患儿不易被唤醒,即使唤醒也表现为意识迷糊,随处小便,尿后即睡,自己全然不知。由于遗尿后常使小孩感到羞愧、恐惧,精神负担加重,因此导致恶性循环而使遗尿更加顽固。

      专家分析

      至于上述小刚的情况,主任说,主要问题有两点:一是家长对他的病态缺乏同情,使他心灰意冷,感觉不到家庭的温暖,产生了抵触的情绪,因此遗尿难以控制;二是仍把他小孩看待,没有引起家长的重视,所以一拖再拖,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主任说,就小刚现在的情况来看,只要采取权威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可以完全治疗的遗尿的。但是治疗过程中需要家长的配合,孩子的自身努力。刘君主任采用了“生物技术结合现代中医”为小刚做了全方位的治疗,同时还辅助行为训练康复治疗。一个疗程之后,小刚尿床的次数明显减少了。当妈妈看到小刚不再被尿床所困扰,心头上的大石头也终于放下了。

      再紧接着治疗了两个疗程之后,小刚的情况已经明显好多了。主任告诉小刚的妈妈,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家人的希望,多一点关爱,少一点指责,孩子才会健康成长。 

    2012-12-04 19: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