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鹅口疮的家庭护理误区
名称 | 科室 | 级别 |
武警北京市总队医院 | 口腔溃疡、扁平苔藓、白塞氏病、干燥综合征、灼口综合征、口臭、慢性唇炎、咽炎等口腔黏膜疾病。 | 三甲 |
温州牙博士口腔医院 | 开展科室:口腔内科、外科、儿童牙科、修复科、正畸科、牙周病科、种植科、美容科等科室。 | 二级 |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 呼吸科 内分泌科 心血管科 神经科 血液科 普通外科 神经脑外科 泌尿科 乳腺科 妇产科 生殖医学科 内科 营养保健科 骨科 关节科 耳鼻喉科 眼科 口腔科 颌面外科 口腔正畸科 小儿口腔科 皮肤科 性病科 男科 中医科 肿瘤科 传染病 精神疾病 房缺 室缺。 | 三甲 |
鹅口疮,又称为口腔念珠菌病,是一种常见的婴幼儿口腔疾病,通常由白色念珠菌引起。虽然大多数情况下鹅口疮是轻微且可以自愈的,但不正确的家庭护理方法可能会加重病情或延长病程。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家庭护理误区及其正确做法。
许多家长误以为鹅口疮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因此自行给孩子服用抗生素。实际上,鹅口疮是由真菌(念珠菌)引起的,抗生素不仅无效,还可能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增加真菌感染的风险。正确的方法是咨询医生,根据医生建议使用抗真菌药物,如制霉菌素悬浮液等。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太小,不需要进行口腔清洁。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即使婴儿还没有长牙,也应每天用干净湿润的纱布轻轻擦拭口腔内部和舌头,以去除残留的食物和奶渍,减少念珠菌滋生的机会。对于已经长牙的孩子,可以用软毛牙刷轻柔刷牙。
部分家长担心奶瓶和奶嘴会传播念珠菌,于是频繁更换新的。其实,关键在于彻底清洗和消毒这些用品,而不是频繁更换。每次喂奶后,应用热水清洗奶瓶、奶嘴,并定期用煮沸法或专用消毒器进行高温消毒,确保无菌环境。
一些家长听信民间偏方,如涂抹茶油、蜂蜜等物质来治疗鹅口疮。这些做法缺乏科学依据,反而可能导致其他问题,如过敏反应或继发感染。任何治疗措施都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盲目尝试未经验证的方法。
母乳喂养的母亲如果乳房有念珠菌感染,也可能将病菌传给婴儿。因此,母亲应注意乳房清洁,每次哺乳前后用温水清洗乳头,并保持乳头干燥。若发现乳头红肿、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诊治,防止交叉感染。
有的家长看到孩子症状稍有好转就立即停止用药,或者为了加快康复而擅自增加药量。这都是非常危险的行为。按照医嘱完成整个疗程非常重要,过早停药容易导致复发,而超剂量使用则可能带来副作用。
保持口腔卫生:每天用干净湿纱布擦拭宝宝口腔,尤其是进食后。
合理消毒:对奶瓶、奶嘴等物品进行严格清洗与高温消毒。
遵循医嘱:严格按照医生指导使用抗真菌药物,不要随意更改剂量或中断治疗。
注意个人卫生:大人也要勤洗手,避免将病菌带给宝宝;母亲在哺乳时要注意乳房清洁。
观察病情变化:密切留意孩子的恢复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复诊。
通过了解并避免上述误区,家长们可以更好地帮助患有鹅口疮的婴幼儿尽快康复,同时减少复发的可能性。最重要的是,在面对孩子的健康问题时,始终寻求专业医疗人员的帮助和支持。
2025-03-10 01:4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