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告诉病人起搏器的设置频率及使用年限。
2.教会病人自己数脉搏。出现脉搏明显过快、过慢(低于起搏器频率5次/分以上)或有头晕、乏力、晕厥等不适,应及时就医。
3.装有起搏器的一侧上肢,1个月内应避免做过度用力或幅度过大的动作,如打网球、举重物等,以利于电极与心内膜的嵌顿、粘连和固定。
4.嘱患者避开强磁场和高压电,如核磁、激光、理疗、电灼设备、变电站等,但家庭生活用电一般不影响起搏器的工作。嘱病人一旦接触某种环境或电器后出现胸闷、头晕等不适,应立即离开现场或不再使用该种电器。如果打手机建议用安装起搏器的对侧耳朵接听。
5.妥善保管起搏器卡(注明起搏器类型、品牌、有关参数、安置日期等)外出时随身携带,并记录本人的姓名、年龄、住址、单位,便于出现意外时为诊治提供信息。
6. 定期随访,测试起搏器功能 起搏器随诊是起搏器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关系着患者的愈后生活质量、起搏器的使用寿命及提供较好的血流动力学。随诊的目的是了解起搏器置人后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有无起搏器并发症及起搏器的工作状况。根据发现的问题,通过调整起搏器参数或采用其他手段及时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使患者生活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达到起搏器治疗的最终目的。出院第一次随诊时间不要太长,一般1—2周先复查一次,无任何问题后随诊时间可以延长为3个月一次。情况稳定后半年随访一次,电池消耗使起搏器脉冲减慢,此时应缩短随访间隔,在电池耗尽之前及时更换起搏器。随诊时应注意观察起搏器埋藏处的皮肤温度、颜色、切口处有无红肿、渗出、囊袋积液、电极位置是否正常、起搏器感知功能是否良好等。
7. 生活指导 忌烟酒、勿饱餐,食用营养丰富的水果、蔬菜,防止便秘。洗澡时勿用力揉搓埋藏起搏器及导管处的皮肤。量力而行锻炼身体。
2012-12-04 1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