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主动脉狭窄是什么

      主动脉瓣狭窄是心脏瓣膜病中最常见的瓣膜病之一。主动脉瓣狭窄大多是因为慢性反复发生的风湿热造成主动脉瓣瓣环肿胀、交界处的融合粘连,瓣尖游离缘收缩和僵硬,在瓣叶表面上可产生钙化结节,从而引起瓣口狭窄。还有一类主动脉瓣狭窄主要见于先天性心脏瓣膜病。

      主动脉瓣狭窄早期常无症状,常常在体检时医生在心脏听诊时可发现心脏杂音。随着病变的进展可出现主动脉瓣狭窄的临床三联症:劳累性呼吸困难、心绞痛和晕厥等即需要及早手术更换瓣膜。

      “主动脉瓣狭窄”的主要病变原因是什么

      1、风湿性主动脉瓣病变:单纯的风湿性主动脉瓣狭窄很少见,多合并二尖瓣的风湿性病变。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由于风湿热的发病率显着降低,风湿性主动脉瓣狭窄已十分罕见,而在我国也呈下降趋势,但现阶段仍是主要的病因。

      2、主动脉瓣的先天畸形:常见的是主动脉瓣膜二叶瓣畸形,正常的瓣膜为三叶结构,而有些在胎儿发育过程中,有两个瓣叶融合成二叶,出生早期瓣膜功能正常,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瓣膜逐渐出现增厚、钙化,瓣膜发生狭窄。

      3、退行性主动脉瓣病变:此类主动脉瓣狭窄多发生在年龄超过65岁的患者中,在年龄超过70岁的主动脉瓣病变患者中,这是由于瓣膜结构老化所致,是身体老化的一个重要表现,随着我国老龄化,退行性病变发患者数逐年增多。

      “主动脉瓣狭窄”严重程度是怎么分的?

      心脏外科专家,上海远大心胸医院胸腔镜外科中心程云阁主任介绍说根据瓣膜口的大小,可把心脏瓣膜狭窄进行分期。正常成人瓣口面积约3.0~4.0cm2,按照狭窄的程度可将主动脉瓣狭窄分为:

      1、轻度狭窄(瓣口面积≥1.5cm2),

      2、中度狭窄(瓣口面积1.0~1.5cm2)

      3、重度狭窄(瓣口面积≤1.0cm2)。

      “主动脉瓣狭窄”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1、劳累性呼吸困难是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最常见的主诉,其发生与心功能失代偿,左房及肺静脉压升高引起的肺淤血有关。

      2、胸痛(心绞痛)作为单独的临床症状或与其他症状合并出现发生在50%~70%的患者中。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如胸痛频发,则要主要有发生猝死的可能。

      3、约30%~50%主动脉瓣重度狭窄的患者出现轻微的或一过性的晕厥。早期表现为黑蒙、头晕,这是脑部供血不足的主要表现。

      微创胸腔镜技术治疗“主动脉狭窄”

      当出现明显症状时即需要及早手术更换瓣膜。传统开胸手术对患者造成很大的伤害。上海远大心胸医院程云阁主任采用微创胸腔镜技术,即术中只要在胸壁打三个小孔,每个孔1.5 厘米,能满足现代人的美观需求,不切开肌肉,不切开胸骨,术后疼痛轻,相对于传统的开刀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技术特点,与开胸手术相比改变了传统的手术入路、分离步骤、结扎与缝合方式以及手术过程中的观察方式。

    2012-11-13 15: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