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心脏瓣膜病的治疗方法目前已成熟

      心脏瓣膜病属于一种常见的心脏病类型,目前治疗手段成熟。心脏瓣膜病在世界各地均属多发病,造成心脏瓣膜衰坏的原因包括:风湿性心肌病、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感染及外伤等。

      据分析,在我国人群死亡原因中,心血管病已占**。我国成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发病率为2.34‰-2.72‰,按10亿人口估算,成年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约150万人。因瓣膜病变严重可能需要实施人造心脏瓣膜替换手术的患者,大约20万例,这些患者多数为青壮年,如不能及时换瓣手术,将对社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目前治疗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手术主要有二种方法:1)瓣膜成形术,就是指对患者损害的心脏瓣膜进行修理,使心脏瓣膜恢复到正常状态,以达到治疗目的;2)瓣膜置换术,用机械瓣或生物瓣进行替换。

      心脏瓣膜是保证心脏推动血液循环定向流动的生物阀门。心脏瓣膜的病变会影响正常血液循环,甚至危及生命。由于心脏外科的发展和进步,20世纪50年代医学家们就试图用人造的心脏瓣膜来取代病损的心脏瓣膜,治疗瓣膜病。

      人工心脏瓣膜指的是用机械或生物组织材料加工制造的一种用于替代病损心脏瓣膜功能的人工器件。它应满足三个条件:(1)可替代病损心脏瓣膜的功能。(2)取代病损心脏瓣膜的结构。(3)能移植于病损心脏瓣膜的生理位置上。

      要从瓣膜各自的特点来考虑是选择机械瓣膜还是生物瓣膜。目前临床上多以患者年龄为参考依据。年轻患者,多采用机械瓣膜,可为第二次换瓣作准备。年龄超过60岁,多采用生物瓣。但缺点是如果需要做第二次手术,则手术难度相当大。

    2012-11-13 14:5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