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狂犬病动物的肉感染狂犬病
早在1837年,生物学家达尔文乘船到达秘鲁时,看到当地不少人得了狂犬病,经他仔细查问,得知这些人是吃了死于狂犬病的公牛而患病的,这位生物学家把这件事记到了《贝格尔舰航海日记》里,提醒人们注意。
1994~1995年,安徽省先后报道过5例因食狗肉而发生的狂犬病。浙江省也有一例因进食野生白眉狸而患狂犬病的报道。
接触带病毒的狗感染狂犬病
湖北有一位农村妇女因等钱花,忍痛将自家爱犬卖掉。临别前,她忍不住亲吻了一下狗的嘴巴,一个月后患狂犬病身亡。还有一例因长期与自家的猫同床睡觉,小猫无恙,而人患狂犬病死亡。
处理动物的皮毛感染狂犬病
河北农村有一只疯狗咬伤了猪,猪又咬伤了鸭子,一位农民舍不得丢掉鸭子,在处理鸭毛过程中感染了狂犬病。浙江一位工人在工厂院内捉到一只鼬獾,将鼬獾打死,其父亲因剥鼬獾皮而感染了狂犬病。
接触动物的血液和分泌物感染狂犬病
江苏一位农民的狗被别的狗咬伤,出于爱怜,主人抚摸其伤口而感染狂犬病死亡。广西有个青年因用手摸了打疯狗的棍子,5个月后患狂犬病而死。黑龙江省有一人因不慎用手触摸了打狗的扁担,19天后狂犬病发作。广西一位妇女,因她的孩子被狗咬伤腿部,撕破裤子,她在缝补破裤子时用牙咬过缝线,后来患狂犬病死亡。
得了狂犬病是什么样子?大喊大叫,又抓又咬?
狂犬病临床类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狂躁型,常出现兴奋症状,尤其是恐水,80%的狂犬病属于此型;另一种为麻痹型或称哑型狂犬病,无明显兴奋症状,一般不出现恐水,不足20%的患者为此型。
典型病例临床表现分为三期:
前驱期:发热、头痛、乏力、纳差、恶心、周身不适等状。对痛、声、风、光等刺激开始敏感,并有咽喉紧缩感。约50%~80%病人伤口部位及其附近有麻木、发痒、刺痛或虫爬的感觉。
兴奋期或痉挛期:病人处于兴奋状态,表现为极度恐惧,烦躁,对水声、风等刺激非常敏感,引起发作性咽肌痉挛、呼吸困难等。病人渴极畏饮,饮而不能下咽,常伴有声嘶和脱水。
麻痹期:痉挛减少或停止,病人逐渐安静,肢体软瘫。眼肌、颜面肌及咀嚼肌亦可受累。呼吸变慢及不整,心搏微弱,神志不清,最终因呼吸肌麻痹和循环衰竭而死亡。本期约为6~18小时。
2012-12-02 15:5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