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玻璃体切割术还您清晰视野

      高先生事业有成,家庭也幸福,可唯独在健康上老是出问题,近来,高先生就遇到了一件麻烦事。他的眼鼻下方总是出现闪光伴固定黑影,而且黑影慢慢地扩大,可因为工作太忙所以也没引起注意。但是,在半月后,张先生突然发现看东西歪歪扭扭,视力也没以前好了,仅仅只能看清近距离的东西。便立即到眼科医院就诊,最终被诊断为视网膜脱离,专家建议高先生最好尽快做手术。

      根据高先生的情况,专家为其选择玻璃体切割术。经过手术后的高先生,如今视力已经明显改善,看东西也清晰了,也没有黑影在眼前出现了。术后一切恢复得都很好。

      专家指出,我们的眼睛就像一部照相机,视网膜就像一张放在照相机后部的底片。要想拍出清晰的照片,必须满足两个必要条件:镜头(角膜、晶状体等)透明,视网膜底片感光好。如果视网膜底片的结构和位置发生改变,都会影响物像的清晰度。

      视网膜分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和色素上皮层,主要借助于色素上皮的“水泵”功能,不断地把视网膜下的液体转运吸收,从而维持两者之间的疏松的黏附状态。在病理状态下,当视网膜神经上皮萎缩穿孔或被玻璃体条索撕破时,液化的玻璃体通过萎缩或撕破的视网膜裂孔进入神经上皮下,聚集在两层之间,造成视网膜色素上皮层与神经上皮层分开,称为视网膜脱离。这时视网膜神经上皮从眼球壁上坍塌下来,好像墙纸从墙上脱离,又像相机里松弛的底片,因而照出来的相片就会模糊不清。久而久之,光感受器细胞的营养遭受障碍,如果不能及时复位,整个神经上皮层发生萎缩和变性,造成视功能不可逆性损害。

      几乎所有的视网膜脱离患者都需要通过手术来使视网膜恢复到正常的位置。寻找并封闭所有的视网膜裂孔、缓解玻璃体对视网膜的牵引是治疗本病的关键。视网膜脱离常用的手术方式有常规视网膜复位术和玻璃体切割术。选用哪种手术,取决于视网膜脱离的性质、玻璃体或视网膜前膜、视网膜下膜的增殖情况。

      常规视网膜复位术通常是巩膜外加压或扣带术联合视网膜冷凝或光凝术。巩膜外加压术相当于在破洞上缝补疤,目的是缩小眼球的容积,对抗玻璃体对视网膜的牵拉力。视网膜冷凝或光凝是通过物理方法,引发裂孔处的视网膜、脉络膜的轻度炎症反应,相当于涂上一层胶水,造成两者的永久性粘连,达到封闭视网膜裂孔的目的。视网膜复位术目前仍是首选术式。

      玻璃体切割手术是通过切除混浊的玻璃体,剥除严重增殖的视网膜前膜和下膜,最大限度地缓解玻璃体对视网膜的牵引,极大地拓宽了可治疗的范围,适应于严重、复杂的视网膜脱离。

      手术成功与否以视网膜能否复位为标准。总的来说,脱离范围越小、裂孔数越少、裂孔面积越小、玻璃体膜形成越轻者,手术成功率也越大,反之成功率就越小。视网膜复位是视功能恢复的前提条件。 

    2012-12-02 14:2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