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是肝科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并且此病还具有非常强大的传染性,是比较难治的,但是必乙肝要容易的多,如果患者不及时采取治疗丙肝的方法,非常容易诱发其他疾病的发生,比如肝硬化,在临床上有两种方法可以治疗此病,分别是中医和西医治疗,中医治疗丙肝主要是以辩论为主的,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下面我们就针对治疗丙肝常用的中医方法有什么作出相关介绍。
治疗丙肝的中医方法有:
1、湿热内蕴
1、热重于湿:身目俱黄,其色鲜明如橘子色,口干口苦,恶心厌油,纳差,上腹胀满,大便秘结,小便黄赤的丙肝患者。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茵陈蒿汤加味。茵陈40克,桅子12克,大黄9克(后下),醋淬鳖甲9克,生石膏50克。可有效治疗此类型的丙肝患者。
2、肝郁脾虚
证候:两胁胀痛,腹胀午后为甚,肢困乏力,丙肝患者食欲不振,舌淡或暗红,泳沉弦。
治法:疏肝解郁,健脾和中。
方药:治疗此类型的丙肝患者需要准备龙胆草10克,桅子12克,黄苓15克,生地12克,车前子15克,木通9克,泽泻12克,当归12克,甘草6克,醋淬鳖甲9克。
3、肝肾阴虚
丙肝患者的证候:头昏目眩,两目干涩,咽干口燥,失眠多梦,右胁隐痛,腰膝酸软,手足心热,或伴低热。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
治法:滋补肝肾,养血活血。
方药:一贯煎去川楝子加枳实。生地20克,沙参15克,当归15克,枸杞15克,麦冬15克,醋淬鳖甲9克。可有效治疗丙肝。
4、脾肾阳虚
证候:面色不华或晦暗,丙肝患者食少腹胀,便溏或完谷不化,或五更泄,少腹腰膝冷痛,肢胀浮肿,小便清长或尿频。有齿痕,脉沉细。
治法:温补脾肾。
方药:治疗该类型的丙肝患者需要准备附子理中丸合肾气丸。党参13克,白术15克,干姜6克,制附子9克,桂枝6克,熟地黄12克,山药20克,茯苓15克,山茱萸10克,炙甘草6克,醋淬鳖甲9克。
5、气阴两虚
丙肝患者的证候:头晕目眩,心悸气短,全身乏力,面色无华或咣白,劳累后胁痛,品燥咽干,五心烦热,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合生脉饮加减。党参15克,白术12克,茯苓15克,麦冬15克,五味子10克,生地15克,枸杞15克,炙甘草6克,木香6克,砂仁12克,醋淬鳖甲9克,此方法可有效辅助治疗丙肝。
以上就是“治疗丙肝常用的中医方法有什么”的全部介绍啦,希望上述介绍能够帮助各位读者朋友们,因为中医治疗丙肝主要是以辩论为主的,需要患者选择一种方法进行长时间的治疗才会有明显的效果,患者切勿频繁更换治疗方法。
相关阅读:
治疗丙肝常见的方法有哪些
2017-08-28 09: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