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临床上治疗肝硬化比较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临床上治疗肝硬化比较常用的方法有哪些?肝硬化的发生对肝部健康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患者一旦确诊要就要积极的治疗,而且在这种疾病患者还要选择正规专业的医院进行治疗。那么,临床上治疗肝硬化比较常用的方法有哪些呢,比较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以及硬化治疗。

      一、手术治疗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是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应用于临床的一种介入放射学新技术。该手术治疗肝硬化是经皮穿刺颈静脉,在肝实质内建立肝静脉和门静脉主要分支之间的分流通道,并放置特殊的金属支架以保持其通道的永久通畅的方法,为非外科的门体静脉分流术。

      二、药物治疗

      泼尼松(强的松)在肝硬化前期(肝纤维化时)有效,可以促进蛋白合成和胶原吸收,肝硬化晚期则无效。铃兰氨酸,置换前胶原的羟脯氨酸,影响胶原的合成和分泌,从而使胶原生成减少。秋水仙碱Kershenobich报道,1~2mg/d,每周用药5天,疗程14.5个月,经连续肝穿刺观察,可见纤维化显著减少。肝功能改善,腹水、水肿消失脾脏缩小。青霉胺(D-青霉胺)是含巯基化合物,与铜络合,抑制含铜氨基氧化酶如赖氨酰氧化酶的活力(即单胺氧化酶)切断胶原形成过程的前胶原的共价交联,使胶原纤维的形成受阻。激活胶原酶,促进胶原分解及吸收。每天800mg。葫芦素B(甜瓜蒂)有报告其有明显抑制肝纤维化作用,机制尚不明。

      三、硬化治疗

      作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止血方法效果较传统方法为优。对肝功能欠佳、有黄疸、腹水者也可应用。肝硬化患者术前应纠正血容量不足。在急性大出血时,有时硬化治疗在技术上困难较大,可先用气囊压迫及药物止血后再行硬化治疗。但是,如果有严重的出血倾向、全身状况极差以及肝硬化病人不能配合时应列为禁忌。常用的硬化药有5%乙醇胺油酸酯、鱼肝油酸钠、乙氧硬化醇、十四羟基硫酸钠、无水酒精等。硬化药的注射方法分为血管内、血管周围以及两者兼而用之3种。血管内法是将硬化药直接注射于曲张的静脉内,使之在血管内形成血栓,闭塞血管而控制止血。其紧急止血或闭塞血管的效果最好。

      注射药量以1%乙氧硬化醇为例,每条静脉血管内注射2~6ml不等。血管周围注射尽可能靠近曲张静脉,一般每点注射1ml,硬化药注射于黏膜及黏膜下层。采用血管内及血管间联合注射法是先将硬化药注射于曲张的静脉周围,起压迫曲张静脉的作用,以后再行血管内注射,这样,除静脉内闭塞,静脉周围的纤维化将加固硬化静脉的效果。

      以上就是关于“临床上治疗肝硬化比较常用的方法有哪些”的具体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广大患者朋友。治疗肝硬化要选择合适的方式,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只有适合病人的方法才是最好的。

    相关阅读:
    早期肝硬化该怎么治疗效果更好

    2017-03-22 14:5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