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手术治疗青光眼的具体方式有哪些

      手术治疗青光眼的具体方式有哪些?青光眼是老年人群比较高发的眼部疾病,此病持续下去会给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功能带来损害,如不及时治疗,视野可以全部丧失而至失明,所以及时有效的治疗很关键。治疗此病过程中,主要有药物和手术治疗,那么,手术治疗青光眼的具体方式有哪些呢,抗青光眼的手术方式有多种,一般有三大类。

      一、眼内引流:

      主要是指虹膜周边切除术,它在前后房之间的周边虹膜上造成一个通道,缓解瞳孔阻滞造成的后房压力增高和前房角阻塞,降低眼压。适用于房角开放大于1/2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和缓解期,以及早期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二、眼外引流:

      通常称为“滤过性手术”,是抗青光眼手术中最常用的方式,包括:小梁切除术、巩膜灼滤术、非穿透性小梁手术等,通过手术形成的新通道将房水引流至结膜下形成“滤过泡”,再经周围组织将房水吸收,即将眼内的房水引流至眼外,降低眼压。这类手术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的开角型青光眼、房角关闭大于1/2的闭角型青光眼、大多数继发性青光眼以及晚期先天性青光眼。

      还有一种在眼睛上植入一根带阀门的管子引流房水的手术方式,称为减压阀植入术,它是通过一端插入前房的管子将房水引流至穹隆部的结膜下,来降低眼压。这通常用于视功能较差的一些难治性青光眼,如: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无晶体或人工晶体青光眼等。

      三、破坏性手术:

      指睫状体冷凝术,它与睫状体光凝术一样,是利用物理治疗的手段破坏部分睫状体上皮细胞,使房水生成减少来降低眼压。这类手术并发症较多,且手术效果预测性较差,一般用于已经无光感的绝对期青光眼和多次其它抗青光眼术后失败眼压仍然很高者,是为解决眼压高带来的疼痛,对视功能没有改善作用。此外,在年龄偏小的先天性青光眼患者,可选择小梁切开术或前房角切开术。

      但较晚期的青光眼患者,通常需要行眼外引流手术(最常用为小梁切除术)。但在手术前应使用药物尽量将眼压降到正常水平。对于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一旦明确诊断就应该治疗,可先用药物或激光治疗。当视野或视神经的损害加重时,应考虑手术治疗。对于未明确为青光眼的病例,当眼压超过30毫米汞柱时,因为其患青光眼的可能性非常高,不必等到视野或视神经的损害出现就可以开始治疗。婴幼儿一旦确诊为先天性青光眼,首选手术治疗,药物只能作为手术前准备。

      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降低眼压来防止视神经的损害,对不同的患者而言,要求眼压下降到多少是不同的,一般需将眼压稳定地控制在15-20毫米汞柱之间,有些更严重的青光眼患者,可能要求眼压水平更低,以阻止进一步的损害。即使对同一患者,希望达到的眼压即“目标眼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病程时对眼压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因为治疗方案需要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所有患者必须定期随访。此外,青光眼手术后也同样需要定期随访检查,一是观察控制眼压的效果,二是观察有无手术并发症的出现。即使是目前手术成功的患眼,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身体状况的变化,有时也会发生眼压又失去控制、视神经损害加重等病情进展,因而每一个青光眼患者无论是药物还是手术治疗,都要遵照医生的嘱咐和要求定期随访检查。

      以上就是关于“手术治疗青光眼的具体方式有哪些”的具体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广大患者朋友。尽管治疗青光眼方法有多种,但针对不同的青光眼类型治疗方案的选择有所不同。对于闭角型青光眼,应以手术治疗为主,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早期患者可施行虹膜周边切除术,多数可达到治愈。

    相关阅读:
    中西医结合治疗青光眼的方法是什么

    2017-03-20 15: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