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小儿脑瘫的康复治疗方法都有哪些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小儿脑瘫这种疾病并不少见,该疾病主要会导致患儿出现运动障碍和姿势障碍,此病的致残率非常高。一般早期康复治疗小儿脑瘫可以有效减轻或防止神经后遗症缓解症状。那么小儿脑瘫的康复治疗方法都有哪些呢?目前医治方法有很多,就比如诱导法治疗、神经发育法治疗和上田法治疗等等,为了便于大家了解,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做下详细的介绍吧,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第1、诱导法治疗

      反射性俯爬(R-K),通过刺激肱骨内侧踝、股骨内侧踝、肩胛骨内侧下1/3等诱发带,诱导产生头部回旋、拇指外展、足背曲、骨盆抬高、双下肢交互运动、肘及手支撑等动作。适用于抬头不稳、拇指内收、下肢硬直、尖足骨盆分离运动差的小儿脑瘫。反射性翻身(R-U),通过刺激胸部诱发带,诱导典型的翻身运动,打破紧张性迷路反射,促进体轴回旋,保持身体中线位活动,用上肢支撑上部躯干,产生臀部抬高,下肢屈曲、外展等动作。适用于抬头困难、不会翻身及下肢交叉、尖足的小儿脑瘫。

      第2、神经法治疗

      ①竖头训练,有抱球法、Bobath球训练法、三角垫法等。②翻身训练,有全身伸展模式、手口足协调、躯干回旋、单臂支撑等。③坐位训练,有体位转换、坐位平衡等。④爬行训练,有手支撑、四爬位骨盆分离训练、立直和平衡反应促通、下肢交互运动促通等。⑤站立训练,有扶站、骨盆控制、姿势转换等。⑥行走训练,有交叉步态抑制、步幅训练、Bobath法抑制异常姿势、静态及动态平衡训练等。

      第3、上田法治疗

      上田法又称相反性神经兴奋抑制法,其基本原理是根据Myklebust的相反性神经兴奋网络学说。通过解除四肢末端的痉挛达到降低四肢、躯干的过紧张,从而打破异常姿势,可降低肌张力,缓解肌痉挛,防止小儿脑瘫的关节挛缩变形。常用方法:①上肢法,包括屈曲相、屈曲伸展交替运动、再到屈曲相三阶段。②下肢法,包括伸展相、伸展屈曲交替运动、再到伸展相三阶段。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小儿脑瘫的康复治疗方法都有哪些”的相关内容介绍了,小编希望对大家的了解有帮助。小儿脑瘫的病情一般比较严重,因此作为家长还需积极带孩子就医诊治,日常生活中做好康复治疗这样才能有效降低该疾病对患儿的危害。

    相关阅读:
    患上小儿脑瘫初期不治疗能自愈吗

    2017-02-15 10:19:47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