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粘膜以外的其他部位,是一种常见的妇科良性疾病,多发生在30-40岁的妇女,异位的子宫内膜受卵巢的影响发生周期性出血、增生、纤维化,并与周围组织形成粘连。其主要临床特征是继发性进行性痛经。常见护理问题包括:①疼痛;②焦虑;③知识缺乏。
疼痛
相关因素
异位内膜经期出血。
炎性刺激。
主要表现 月经前1-2天开始下腹部及腰骶部疼痛,进行性加剧,害怕性交,精神紧张,痛苦表情。
护理目标
患者感觉疼痛减轻,舒适感增加。
能运用有效方法消除或减轻疼痛。
护理措施
评估患者疼痛的程度和精神状况,解释疼痛的原因,讲解月经期保健的重要性。
避免经期吃酸、冷、辣等刺激性食物。
保持会阴部清洁,每天用温开水清洗会阴1-2次。
使用放松术,如听音乐,看书,参加文娱活动,以转移、分散注意力。
腰腹部酸痛严重时,进行腰腹部按摩,增加舒适感。
月经来潮前用热水坐浴,热敷下腹部,每天2次;喝热饮料,减轻疼痛。
疼痛严重时,遵医嘱给镇静剂或手术治疗。
出院指导。
指导其丈夫初步了解子宫内膜异位的发病与症状 ,多给予妻子关照和凉解,在妻子疼痛严重时避免与之同房。
经期避免从事重体力劳动。
重点评价 患者主诉疼痛减轻,舒适感增加。
焦虑
相关因素
不孕,害怕手术。
疾病的预后不佳。
主要表现 心情抑郁,苦闷,精神紧张,不安,失眼。
护理目标 患者焦虑症状减轻或消失。
2012-11-30 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