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尿路梗阻性疾病在泌尿外科中是较为常见的疾病.自从非离子型造影剂的发展和广泛应用,IVU曾成为诊断上尿路梗阻的主要方法[1]。随着CT和MRI广泛应用于临床后,增加了检查手段,提高了术前诊断率。那么,尿路梗阻如何诊断?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17例,男13例,女4例;年龄8个月-65岁,平均31岁。左侧9例,右侧7例,双侧1例。病程2周-4年。其中输尿管结核4例、UPJ狭窄6例、输尿管末端狭窄2例、输尿管阴性结石3例、输尿管肿瘤1例、腔静脉后输尿管1例。以腰部疼痛为主诉者9例;肉眼或镜下血尿者4例;膀胱刺激症状2例;无症状经B超检查发现2例。MSCT检查前,17例B超检查均提示不同程度肾积水;14例行IVU检查,患肾不显影7例,重度肾积水2例,中度肾积水4例,轻度肾积水1例;1例RGP失败后直接行MSCTU检查。
1.2 检查方法 采用德国西门子MSCT,扫描条件120kV,300mA,360°/0.5s,层厚2-3mm,螺距3mm,扫描范围:第1胸椎下缘至耻骨联合上缘。经静脉推注76%泛影葡胺40mL,无积水者15-30min开始扫描,积水者一般延迟3-4h,最长时间6h。螺旋4.0mm、螺距1.25mm、重建间隔2.5mm、扫描时间14-22s,一次屏气完成。扫描完毕,将原始数据送到工作站采用vital Ⅱ软件,对图像资料进行尿路造影3D重建,显示尿路立体影像及病变与周围解剖结构的关系。
2012-11-30 20:4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