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肠胃不好 节后“清肠”要谨慎

      目前春节的假期已经过去了,不过很多人的身体其实都没有从春节的胡吃海喝中恢复过来,节后,一些人为健康计,借助吃素、洗肠、吃纤维等手段,“清理”体内“垃圾”。表明上看,这似乎顺理成章;但从科学角度看,“清肠”不仅难遂其愿,更潜伏不少危害健康的隐患。

      节后“清肠”要注意:

      1、粗茶淡饭大量吃

      为了平衡节日期间过多摄入的油脂,很多人在节后大量进食燕麦、玉米、芹菜、韭菜等粗纤维食品。其实,如果春节期间因大量进食油腻食物导致了胃肠不适,那么节后大量进食这些食品,则会进一步加重胃肠不适。

      2、顿顿“素斋”来果腹

      其实,从节日的大鱼大肉一下改为以素为主,会造成新一轮的营养失衡,特别是动物食品里富含的B族维生素、微量元素以及优质蛋白、必需氨基酸等,会因此摄入不足。

      节后如何饮食:

      1、蔬菜和水果防便秘

      清淡饮食不仅仅是粥水,蔬菜和水果也必须注意补充。假期除了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带来胃肠道不适外,起居不规律和缺少运动也会影响胃肠的正常蠕动,加上可能吃多了辛辣上火的食物,容易引起便秘。中医认为,便秘多由体内大肠积热、气滞、寒凝或阴阳气血亏虚,使大肠的传导功能失调所致。通过饮食调节,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同时多喝水和加强运动,能对便秘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

      2、食白粥去油腻

      春节饮食讲究丰盛,大鱼大肉在所难免,因此肠胃在经历了几天超负荷运转后很容易产生问题。最普遍的就是导致腹胀、腹痛、食欲不振等问题,严重的可能引起急性肠炎、胃溃疡等疾病的出现或者复发。节后适当调理肠胃,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清淡饮食。与节日饮食中肥甘厚腻相反,节后饮食要减少油腻,少糖、少盐,而广州人喜欢煲白粥“清肠胃”的做法也是可以的,粥水等易消化的食物有助于帮助脾胃运动,但并非一定要白粥,也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添加青菜和肉类,一方面促进食欲,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营养均衡。但基于清淡饮食的原则,肉类不要放太多,并尽量使用瘦肉等少油腻的食材。

      节后“清肠”要慎之再慎。正确的做法是在假期结束后,尽快将饮食恢复到平时的状态,使春节期间“过剩”的营养软着陆,特别要强调食物的多样化和均衡感,每日保证一定量的主食、1袋牛奶、1个鸡蛋、1斤蔬菜、2两瘦肉、1-2两豆腐和3勺油脂的摄入是必需的,同时注意避免刺激性的、油炸、肥腻和难消化食物。如确有洗肠需要者,应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在医务人员的操作和监测下进行。

    2017-02-03 10: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