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妇科疾病。表现为月经周期或出血量的异常,可伴月经前、经期时的腹痛及全身症状。病因可能是器质性病变或是功能失常。今天小编请来了妇科专家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下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的步骤方法有哪些,希望通过本文可以帮助到广大读者朋友。
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的步骤方法有哪些?
1、月季花3-5朵,黄酒10克,冰糖适量。将月季花洗净,加水150毫升,文火煎至100毫升,去渣,加冰糖及黄酒适量。每日1次,温服。本方具有行气活血的功效。适用于气滞血淤所致的闭经、痛经、月经不调诸症。血热、血虚者忌用。
2、红花10克,当归10克,丹参15克,糯米100克。先煎诸药,去渣取汁,入米煮粥。每日2次,空腹食。本方具有养血活血、调经的功效。适用于月经平调属血虚、血淤月经不调者。
3、干艾叶15克(鲜30克),南粳米50克,红糖适量。艾叶煎取浓汁去渣,与粳米、红糖加水煮为稠粥。有经过后3天服,月经来前3天停。每日2次,早晚温热服。本方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妇女虚寒性痛经、月经不调、小腹冷痛者。凡阴虚血热者不宜服用。
4、丝瓜络1个,加水1碗煎服,常喝可以治疗女性月经不调。
5、把丝瓜子烘干,加水1碗煎服,水开后加入少量红糖,冲黄酒温服,早晚各1次
6、老丝瓜1个,烧干后研成细末,每次服9克,盐开水调服,可治疗月经过多。
中医认为,正常月经应颜色深红、不稀不稠、不凝结、无血块、无特殊气味。在月经初始,可能量偏少颜色偏淡,到中期颜色加深,呈暗红色,至经期即将结束,颜色可再次变淡。
但如果中期颜色仍然过淡,质地稀薄,应考虑虚证的可能,常见的用方有四君子汤、四物汤、六味地黄丸等。 如果月经颜色偏暗甚至发黑、且有血块,多与血瘀有关,可以试试局部热敷,或用红花、艾叶泡脚。月经颜色一直鲜红也应当引起注意,这说明体内可能有热,应少 吃鸡、羊等肉类,适当多吃百合、蜂蜜等清热润燥之品。临床上,月经颜色要与经期、经量等综合考量,再根据体质特点进行辨证施治。
温馨提示:上述内容就是关于“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的步骤方法有哪些”的全部介绍了。月经不调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不管您多大,只要月经出现了异常,就要积极前往正规医院治疗。小编在此还要提醒各位月经不调读者朋友们,疾病发现和治疗一定要趁早,越早治疗治愈率和治疗效果就越高。月经不调患者朋友们千万不要盲目的相信偏方特效药等不正规的治疗方式。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可以前往正规医院进行咨询!
相关阅读
中医如何治疗月经不调的呢
2016-12-01 13:2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