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哪类人群应该避免拔牙? 拔牙是口腔科最常用的治疗技术,拔牙原因最多的是龋齿、牙周炎。拔牙对健康人来说,并不会产生不良影响,也不会带来危险。但患有某些疾病时,或为了拔牙而隐瞒病情,都会因拔牙带来许多危害,甚至会造成生命危险。因此,对于这些人群应该避免拔牙,防止意外事情的发生。为了便于大家了解,下面就做下详细的介绍。
1、血液系统疾病
凡有凝血障碍的病人,如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都可能因拔牙而引起出血不止,以至危及生命,故一般应避免拔牙。
2、肾脏病
肾功能衰竭或肾病严重者,也不宜拔牙。轻度肾病可在拔牙前注射抗生素2~3天,以防止拔牙后造成暂时性菌血症,使肾病恶化。
3、甲状腺功能亢进
病人可因感染或手术刺激等使甲状腺中毒症状突然加重(甲状腺危象)而迅速发生衰竭,甚至死亡,故一般不宜拔牙。必须拔牙时,基础代谢率应在+20%以下,脉搏每分钟100次以下,手术前后应给予抗生素控制感染。
4、肝脏病
肝炎、肝硬化及肝功能损害者,血中的凝血酶原和纤维蛋白原减少,特别容易出血。因此,在肝炎活动期及有肝功损害者,不应拔牙,应先施行保肝措施,肝功能好转后也应先使用维生素K等凝血药物后,才能拔牙。
5、牙源性急性炎症期
如急性牙槽脓肿、急性化脓性冠周炎等,一般应暂缓拔牙,因急性炎症期拔牙易造成炎症扩散,引起并发症。但也有人主张可以拔牙,理由是及时拔除病牙,可早除去病灶,加速痊愈。拔与不拔,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权衡利弊,审慎行事。
6、心血管系统疾病
凡有高血压、心脏病的病人,拔牙前应了解其疾病的性质和轻重程度,在疾病发作期间不宜拔牙。患轻度高血压病人一般可以拔牙。中等程度的如老年人收缩压在22~24KPa(170~180mmHg),拔牙前应给予镇静剂,以保证拔牙时不痛苦或减少痛苦,防止病人过度紧张而血压升高。有自觉症状或重度高血压病人应采取降压措施,使血压稳定后再进行拔牙。
以上就是关于“日常哪类人群应该避免拔牙”的相关内容介绍,希望对大家的了解有帮助。日常需要拔牙的患者必须严格掌握拔牙的适应症,只有当牙齿对健康有不良影响,而又不能用有效方法治疗保存时,才考虑拔除。
2016-08-30 17:16:11